文/林玲仰
老爸走後,我將他的記事手冊留作紀念,看著鉅細靡遺的點點滴滴,更加深我對他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幫三女兒洗頭」、「帶三女兒買外套」、「給三女兒錢」等記錄,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出生時,原希望是男孩的媽媽、奶奶相當失望,爸爸卻視我為掌上明珠,從小便幫我洗頭,一直洗到小學畢業。每次洗完頭後,爸爸細心地為我吹乾頭髮的那一幕,到現在都還在我的腦海中盤旋著。
上了國中後,爸爸自己很節儉,但對我洗頭的花費卻一點不心疼。一周上兩次美容院的洗頭費用,讓媽媽頻頻抗議,老爸卻堅持,若不小心感冒,花費反而會比洗頭的錢多。於是這一洗,又是六年。甚至上了大學後,爸爸在給我的生活費中,仍不忘加上一筆洗頭費用,讓我成了貨真價實的「爸寶」。
每次過年,爸爸總會帶我至百貨行買衣服。還記得八歲那一年,我看上了一件黃色大衣,價錢是爸爸年終獎金的三分之一,但看我愛不釋手,老爸便不顧老媽的反對,為我買下那件外套。我足足穿了將近四年,直到小學畢業。
國中時,那件大衣已經穿不下了,但每到冬天,我還是忍不住把它拿出來抱著讀書。長大後,不管媽媽怎麼勸說,要我將它送朋友的小孩,我都不肯。父親死時,我將那件大衣留給了他,希望爸爸能感覺,我仍陪伴在他身邊。
而領月退金時,許多父母會擔心小孩不孝,守著那筆錢,老爸卻是將每一期六個月的錢,依次給我們。我常開玩笑說:「才二十多萬,我自己賺就有了。若是一、兩百萬,我還可以考慮考慮。」老爸也總笑著說:「這是我對你們的一分心意。」
或許是因為老爸的無私,他走的時候,我們兄弟姐妹之間並沒有爭產的問題,而是將一部分捐給需要的人,另一部分當作家人的旅遊基金。過年時,我們總會一起出遊,共享老爸留給我們的愛與手足之情。
看著老爸的手冊,彷彿他就在身邊陪伴著我。我何其有幸,能擁有這樣的父親,且讓我再說一聲:「老爸,我愛您!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