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雲豹〉2018年 65.5X130cm 彩墨
圖/李賢文
〈雲端雲豹〉局部 圖/李賢文
文/李賢文
獵人的追捕,人類的掠奪,食物來源漸漸稀少,可供蔽身的森林也慢慢消失。雲豹向右仰望,以天問的姿勢,向不可知的未來,投以最後的注視。
過去,我沒見過雲豹,未來我也不可能看見雲豹,因為台灣雲豹已經絕跡,而牠的影像也只存在於資料記錄的雲端檔案中。
為了創作「好茶.雲豹」系列,走訪過台北市動物園、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在大陸與東南亞的雲豹身上,去想像台灣雲豹的矯健燦爛,然而終究是徒然。
雲豹已邈,牠崛起於北大武山脈,牠消失於北大武山脈,北大武山是我們憑弔台灣雲豹最後的依據。我揹起行囊,往北大武山行去。
在台灣高空攝影家張大川先生的協助帶領下,我們二人一前一後,走入南台灣屏障,北大武山脈。旅程艱困,全靠步行,身負重擔,努力前進。在雜樹林與箭竹叢中,山風颯颯,彷彿豹子穿林發出的沙沙聲;漸行漸黯的林木深處,偶有微光過隙,宛若雲豹夜行的銳眼,閃閃發光。
一早入山,歷十個多小時,到達檜谷山莊已是下午六點半。一夜無眠,半夜二時,復摸黑啟程,直上北大武,由於沒吃東西又沒有體力,到達高沙義勇軍紀念碑時,已是次日下午一點多。此時精疲力盡,雙腳顫抖,考慮回返山莊所需時間與體力,遂放棄攻頂,行前眺望北大武山頂。
眼前滿布枯木,每一棵鐵杉都伸出男性胳臂一般粗壯的枝幹,互相交纏,兀自站立。或因山火,或因老死,或因雷劈,群聚成枯骨殘骸的白木林。
鐵杉林,因風成勢,左曲右折,裸露虯屈的枝幹,都是向天掙扎呼喊的手臂。每一個轉折,每一個樹瘤與瘢節,都是鐵杉從幼苗到巨樹到枯木,艱苦奮鬥所留下的生命勳章。
白木林旁,蜿蜒出一條泥巴山徑,通往山頂。山頂下,雲海奔騰,潮湧出一朵朵豹紋般的美麗雲朵。雲海盡頭,遠山稜線,忽隱忽現,近處大母母山,探頭探腦,如蓬萊仙島。
站在這端,凝望那方,我好像看到北大武最後的一隻豹子,正望向生命的故鄉。獵人的追捕,人類的掠奪,食物來源漸漸稀少,可供蔽身的森林也慢慢消失。雲豹向右仰望,以天問的姿勢,向不可知的未來,投以最後的注視。
山風徐徐,枯木成林。雲端上的雲豹,終究只有絕望的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