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景峰
衛玠,西晉人,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他和潘岳都是古代的美男子;他父親叫衛恆,是著名書法家。
衛玠皮膚白嫩,如白玉雕成的塑像,坐著羊車到街上逛,過路的人都誇他長得太帥了,以為是玉人,爭著搶著去看他。他好談玄理,是繼魏晉王弼,何晏之後的清談大家。可是他體弱多病,母親王氏叫他少說話,怕他勞累;遇到朋友邀請聚會,他偶爾說幾句,聽到的人無不讚歎,說他說到了精微之處。
衛玠的一生,性情淡薄,看不到喜怒的容顏。衛玠的名氣很大,粉絲多,且都是當時的名流。
第一個粉絲是驃騎將軍王濟。他才華橫溢風姿英爽,長得也很帥,被晉武帝司馬炎選為乘龍快婿,他愛看衛玠,可是他在衛玠面前卻抬不起頭來,他說和衛玠站在一起會自慚形穢。
第二個粉絲是王室家族的王澄。他名望很高,很少誇讚別人,但他崇拜衛玠。每當他聽到衛玠的言論就歎息傾倒,這就是「衛玠談道,王澄傾倒」俗語的由來。
第三個粉絲是征南將軍山簡,大名士山濤的兒子,因衛玠的妻子早世,山簡喜愛衛玠,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第四個粉絲是謝氏大族的謝鯤。謝鯤也是個大名人,他自己長得帥,但比起衛玠來還遜一籌。他鄰居的女兒長得漂亮,謝鯤去輕薄她,女孩心中只有衛玠,氣得拿起梭鏢投他,謝鯤兩顆門牙被折斷,他卻不以為然,這就是「投梭折齒」的典故的由來。
三一二年,衛玠來到了建鄴(今為南京),全城人聽聞他的姿容,紛紛到大街上一睹他的風釆。只見大街上摩肩擦背、人山人海,真是舉步艱難,使得衛玠行走得相當緩慢、費力。走了很久,才走到王導(奠基東晉政權的政治家)的府邸,王導對他的容貌早就傾慕不已,又和他聊天,聊了很久。衛玠終於堅持不住了,昏昏迷迷地躺下,後又吐血,病情愈來愈重,不久駕鶴西遊,英年早逝,時年二十七歲;這就是俗語「看殺衛玠」的由來。
衛玠死後葬在南昌,謝鯤聞訊放聲大哭,有人問他為何悲傷,他說,標準的美男子走了,因此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