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卡賽爾文件大展是當代藝術最重要的展覽,亞洲藝術家占舉足輕重地位,從十三日起預展;台灣在睽違近半世紀後,首度有藝術家參展;大陸則有七位藝術家參展。
五年一度的德國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今年文件展宣稱要「讓作品自己說話」,德國夫妻檔策展人布爾格(Roger M. Buergel)和諾阿克(Ruth Noak)在過去兩年多來遊歷世界各國,挑選近百位藝術家、逾四百件作品參展。兩位策展人以三個提問取代主題:現代性是我們的古代嗎?什麼是赤裸裸的人生?該怎麼辦才好?有趣的是,布爾格這回還邀請西班牙名廚費朗‧阿德利亞(Adria)參展,究竟這位名廚會在文件展中端出什麼「菜」來?備受矚目。另一名二十九年來從未與女性交談過的畫家,也相當具有話題性。
相對於過去偏重的歐美藝術導向,本屆文件展特重亞洲藝術。台灣藝術家曾御欽是近半世紀以來,首位參加文件展的台灣代表。大陸有艾未未等七位藝術家參展,由於艾未未以行動藝術「童話」號召一千零一名大陸民眾前進卡爾賽參展;以及在六處展場散置一千零一張太師椅而顯得「人多勢重」。其他參展的亞洲國家尚包含日本及泰國。
此外,東歐、非洲等區域的現代藝術,在過去的文件展中「從未被尊重」,這次皆占有一席之地。從形式來看,攝影類作品占有最多空間,繪畫其次,錄像及科技藝術為數不多,此外還有舞蹈作品參展。大展將在十五日正式開幕,當晚將由搖滾樂開場。
本屆文件展共有六處展場,大小不一,最大的一處河谷亭(Aue-Pavillon)原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公園,現已化為數座長廊式的玻璃屋,共展出一百四十件作品,此展場前半段涵蓋政治意味濃厚的戰爭、女性主義等類議題;後半多為攝影及影像作品。最小的屠宰場文化中心僅展出兩件作品。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則是此展最重要的展場,內有六大展廳,各展出三到六位藝術家作品,並以對話形式探求異文化的互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