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吉田
在國小任教多年,最近常聽到老師抱怨連連:「現在的小一新生,上課愈來愈坐不住,根本沒辦法專心學習。」而追本溯源,其成因卻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父母的心態。因為,他們早早讓孩子在幼稚園就學會了注音符號。
這些年,隨著少子化趨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怕寶貝們輸在起跑點上,孩子讀幼稚園時,老師便已應家長要求,在學校教授注音符號。等回到家時,爸媽又「如火如荼」地逼迫孩子複習,加上口試、筆試,直到倒背如流、驗收一百分,才肯善罷干休。
然而,這卻導致孩子上了小一後,自我感覺良好,有恃無恐,不但自己上課心不在焉,還會竊竊私語,影響其他同學聽課。但是,等到孩子升上二、三年級,這段提早學習的「蜜月期」告一段落後,就是噩夢開始的時候。
父母會發現,孩子的考試成績怎麼愈來愈退步?於是,課後補習加上各種才藝,想要幫孩子「補破網」。但是,多數孩子因舟車勞頓,疲於奔命,大多成效不彰。而追根究柢,其實是因為從小一開始,上課不專心、輕視學習的態度所造成。
建議想要「補破網」的父母,平常可以排定親子共同閱讀的時間,繪本、小說、讀報都可以,讓孩子養成專心閱讀的習慣,不但有助於提高孩子讀書的興趣,也可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超前學習,得到的只是短暫的虛榮,贏得一場教育的「馬拉松」比賽,才能幫助孩子,成為真正的人生勝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