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川普與訪美的義大利總理孔蒂,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顯示其擅於利用各種公開演說、結合推文來強化他的個人主張。從各方媒體採訪川普的歷史紀錄來看,川普的想法多年始終如一,可以說,川普設定的幾個目標,就是他畫定的紅線;倘若越界,就是他口中聲稱的「美國人民的敵人」。
此外,川普一直都在傳達一項強烈的訊號:他認為真正無法妥協的是核武升級,以及恐怖組織與可能潛伏在非法移民的犯罪問題。簡言之,他對於安全的概念是全球的和現實的。
至於貿易戰的風暴,川普要擺平貿易赤字代表的不公平貿易,這顯示了美國確實也無力支撐二戰之後的自由秩序體系。一方面,盟國對美國多少產生失望和怨言;另一方面,從川普參加北約峰會與訪英行程來看,以及爾後的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和義大利總理孔蒂的訪美表現,可以說,歐盟已經逐漸適應川普的風格,並且陸續做出貿易的讓步。
究其原因,美國及其盟邦面臨共同的安全和經濟問題,那就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代的政策,確實造成了「阿拉伯之春」的災難,中東因內戰和伊斯蘭國的擴張,導致大批恐怖分子混在難民當中,進入西方世界。
美國形象的崩損不是始於川普,而是單邊主義的共業。蘇聯解體後,美國認為所向披靡的傲慢代表了某種的無知。至少,川普在安全問題上,可以和俄羅斯進行合作,這減少了恐怖組織透過美俄矛盾坐大的機會。
川金會、雙普會後,川普又表達可以與伊朗總統羅哈尼見面談判。川普儘管以秋風掃落葉的強勢風格去各個擊破對手,但是不能不說這對於激起區域衝突作為區域緩解的籌碼已然奏效。如果對手不能理解而誤判,意外衝突則不能完全避免。
歐盟已經意識到,必定要提高軍費和互降關稅。川普希望的結果就是美國的大型企業紛紛回國投資,藉由川普減稅方案以擴大就業崗位。與此同時,歐盟也要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減少敵對所需要的國防預算。但孔蒂提出解除對俄制裁,以減少義大利的經貿損失,尚未獲川普同意。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需理解川普底線施壓的同時,仍要傳達給川普更為準確的訊息,包括中國大陸人民在經濟成長過程中的犧牲與貢獻,以立場互換和考慮彼此利益的情況下,緩解貿易戰上升到兩軍短兵交接的境地。
當然,中美都不要這一戰,但是僵局是否導致各自內部的民意崩盤,則是雙邊都害怕的事情。
川普還不忘時時提醒美國國會,假如不通過美墨邊牆的二百五十億美元款項以及反對非法移民法案,就是不惜關閉政府。由此看來,急於取得政績的川普仍會重棒出擊,直到對手妥協為止。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