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前夕,柬埔寨總理韓先(右)在官邸接見國際觀察員,圖為他與中國大陸觀察員單獨談話。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天舉行的柬埔寨大選,正成為中日兩個亞洲大國角逐在東南亞影響力的戰場。據美國之音報導,中日兩國都在這次選舉期間向柬埔寨贊助相關設備,中國大陸還派出若干觀察員。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希望將柬埔寨拱手讓給中國,卻可能因支持韓先政權而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
報導指出,中國六十年來的苦心經營,如今已形成對柬埔寨的全方位影響,並將西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漸漸擠出這個東南亞國家。而在主要反對黨被解散、競爭對手流亡海外的情況下,柬埔寨現任總理韓先將贏得一場幾乎沒有競爭的選舉。
正當歐美國家紛紛斥責此次大選是一場「偽民主選舉」,並表示將在大選前夕制裁柬埔寨之際,日本成為唯一一個仍然與柬當局保持密切接觸、並給予財務支持的重要民主國家。
在這次選舉期間,中國向柬埔寨全國選舉委員會贊助了價值兩千萬美元的設備,包括投票站、電腦等,還派出若干觀察員,而日本則捐助了一萬套投票箱,價值七百五十萬美元。
日媒報導,為期三周的柬埔寨大選選戰正式開跑時,中國駐金邊大使熊波就出席了執政黨的一場大型造勢集會,而在選戰中場,中國也宣布向柬國提供二點五九億美元的貸款,在金邊建一條新的道路。
柬埔寨在南海課題上一直都支持北京,而對柬國而言,中國是其最緊密的經濟和政治盟友。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美日兩國的分工則是美國負責軍事防務,日本負責經濟和投資,即日本充當「胡蘿蔔」,美國揮舞「大棒」。美日這種分工不光體現在柬埔寨事務上,在緬甸、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美日都是運用這一策略來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大選投票前夕,在位三十三年的總理韓先周五再施展鐵腕手段,封鎖一些獨立媒體網站。官方去年也關閉將近三十家電台。
全國選舉委員會發言人鄧速萬那隆周六表示,「我們預料全國投票率會超過百分之六十」。二○一三年全國大選投票率達到百分之七十 。
然而一些選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為一場「沒有對手」的選舉投票,因此可能降低人民黨執政的「合法性」。
此次選舉,共有二十個政黨的四千一百二十六名候選人角逐一百二十五席眾議員,各界預料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將會獲勝,由現任總理韓先繼續執政。
柬埔寨國家選舉委員會指出,計有四十多國的三百零六名觀察員將在今日對大選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