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做起】我摳門,我環保

文/朱同慶 |2018.07.26
1607觀看次
字級

文/朱同慶

平日裡,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經常被朋友們調侃為「摳門」。例如:洗滌劑不會開蓋就用,而是先要倒一些至空瓶中,兌入些清水稀釋後再使用,往往這樣一小瓶,就能用上好幾個月;洗衣服和盥洗的廢水,也會倒入空桶,留著沖馬桶。

成包的面紙我是從來不買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塊棉布手帕,每日清洗反覆使用;外出時,則會將衛生紙捲成小紙卷,放入背包中,以備不時之需;至於抽取式衛生紙,在我們家是招待客人用的,因為家人都有個人的專用手帕。此外,我們家還有很多「分工明確」的小抹布,因此絕對不會出現用衛生紙充當一次性抹布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家人所使用的購物袋,都是心靈手巧的媽媽用一些舊衣服縫製的;而用壞掉的折疊傘傘面所縫製的購物袋,更是漂亮至極,隨包攜帶,結實耐用。

「你家居然還有菜籃?」朋友來玩時,看到家裡的「古董」菜籃,都會驚訝地這樣說道。

「別小看這小小的菜籃,一年可以少用好多塑膠袋哩!」每次,我都會這樣得意地告之。

令朋友們更為驚奇的是,原本一些沒有用的包裝盒,都在爸爸的巧思改造下「轉廢為寶」,變身成一個個精緻美麗的垃圾盒、針線盒、小藥箱、乾果盤、收納盒等等,讓他們愛不釋手;就連新衣服上面的吊牌,都能成為我的精美書籤。

其實,這些在我家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並不只是為了節省開銷,更有惜福和環保的觀念在裡面。

想想看,我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對空氣和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丟棄時,又會再次給環境造成傷害。因此我總是認為,還是盡其所能地節約些為好。另外,「摳門」所得到的種種樂趣,更是「大方」者所體會不到的。

每當跟朋友們談起自己的「摳門經」,他們都紛紛表示贊同,但也會向我提出相同的疑問:「你自己節約也才那麼一點點,對整個環境保護能有多大的作用啊?」

「所以,才要邀請你一起加入我的『摳門』行列呀!」每當遇到這樣的提問,我都會熱情地向朋友發出邀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