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曾提到,希望從事長照產業的人員,可以有做功德的心態來面對工作,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在一片低薪的環境中,如果薪水與工作付出不成比例,卻還一味的要求做功德,那就要不得了。
我們看到,長照2.0自二○一七年上路以來,根據截至今年三月的照服員薪資統計,月薪達三萬二千元者全國平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三六,達到此標準的照服員北部地區為百分之七十一點八,比中部地區的百分之五十一點八七、南部地區的百分之五十五點一七多了近二成,東部地區僅有百分之九點四六,這跟當初行政院長賴清德信誓旦旦的要提高薪資,確實有相當大的差距。
相信大家都可以認同,從事長照產業的工作者,除了有專業之外,還必須有耐性,甚至還要犧牲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樣的付出,如果還是只能有如此微薄的薪資,合理嗎?
更令人憂心的是,如果持續在這種低薪的環境,到時候,勢必無法吸引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時候,恐怕這類的工作,還是會落入外籍人士手中,那麼恐怕會影響到整體長照的品質。
對於政府而言,推展長照的用心已十分明顯,但是如果一些細節還是無法因應,勢必會產生更多的後遺症,就在長照剛起步的時候,政府真的應該更認真的來看待這一個產業的問題了。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