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俗稱「澡堂」,古時又叫「浴室門」、「混堂」等等。我們的祖先早就十分重視皮膚的清潔衛生,在《楚辭》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之句。《周禮》還記載商代人沐浴的情況,不過那時還沒有專門的浴室。
至於浴室的問世,《禮記》中有「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的記載。「湢」就是古代浴室。到了唐代,在當時的京都長安,出現了較大的浴室房院,人稱「浴室門」。有的還闢了溫泉洗澡處所。
宋代,開始出現公共的澡堂和浴室,最早的公共浴室就是蘇州的「混堂」。這時的公共浴室已有了擦背的行當。蘇東坡在〈如夢令〉中就有「寄詞擦背人,畫夜勞君揮肘」之句。明時,「混堂」有了較大發展;至清代,澡堂業已比較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