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36年 林榮車站回來了 |2018.07.11 語音朗讀 28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圓形天窗讓地下化的林榮新光站通風又明亮。圖/蔡翼謙 舊林榮車站位在林榮部落內,三十六年前廢站。圖/鐵工局提供 林榮新光站昨天啟用。圖/蔡翼謙 【本報花蓮訊】花蓮縣鳳林鎮消失三十六年的台鐵「林榮站」,昨天以「林榮新光站」新面貌復站啟用。林榮新光站創下三個第一,包括第一個停靠普悠瑪的簡易站、第一個由民間捐資興建的車站、第一個花東地區的地下化車站;雖是簡易站,但設計感十足,被民眾稱為「最時尚簡易站」,有望成為鐵道迷新朝聖地點。 林榮新光站是第二百二十九個台鐵車站,每天停靠六班區間車、兩班莒光號,十月再加開兩班莒光號和兩班普悠瑪。此站納入鳳林車站管理,比照現行南平、豐田等站,白天一人值班,下午五時後成為無人招呼站型態。 10天窗讓地下也涼爽 林榮新光站為地下二層,擁有東西兩側股道和月台,月台長二百六十公尺,可停靠十二節車廂;場站距地面高度八點五公尺,有三部垂直電梯與三部感應式電扶梯,無障礙設施是簡易車站中最完善的。 昨上午車站啟用,氣溫攝氏三十四度,媒體在地下月台內竟感受不到悶熱,也沒有陰暗的感覺,抬頭一望發現,站頂有八座圓形天窗、兩座線型天窗,採自然採光、自然排煙,不須開冷氣就可讓旅客有涼爽感受。車站出口有兩座,一樓平面包括逃生梯、人行步道及景觀區等開放空間。 林榮新光站由新光集團提供土地並出資逾三億元,由鐵路局負責興建、台鐵負責營運,三方合作而成。 當年因截彎取直廢站 回溯林榮新光站前身林榮站的歷史,一九一八年早已在鳳林鎮興建,當時取名「平林站」,一九六二年改名林榮站,一九八二年因花東線拓寬,須截彎取直,林榮站廢站。 二○一一年花東鐵路電氣化,地方人士建議林榮站復站,但當時找不到法源依據,新光集團、鐵路局開會逾十次後,交通部隔年同意車站復站,地點選為新光兆豐休閒農場門口,並命名為林榮新光站。 林榮新光站啟用,造福鳳林鎮林榮里里民。六十歲廖姓里民昨參加啟用典禮,她表示,附近已快四十年沒有火車站,每次遠行都要到六公里外的鳳林車站搭車,現在新車站離她家只有二百公尺,很方便。 林榮新光站也有望帶動地方觀光,新光兆豐休閒農場園區部經理陳玉明表示,第三期工程將車站銜接兆豐農場,包括路面整頓、周邊景觀等工程預計一年內完工。 前一篇文章 志航基地開放 飛行員最怕颱風 下一篇文章 11億年前的粉紅 最古老生物顏色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