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義工行布施 儲存時間銀行

張志強 |2018.07.10
966觀看次
字級

嘉義市將於今年十月成立「義工時間銀行」,依據服務時數頒給獎章,也可將時數儲存起來,將來發生意外或老年時提出來,請他人來照顧自己。這種觀念源自瑞士的養老專案,日本也有類似作法。

台灣處處可見義工身影,從醫院到文化中心,由導護媽媽到街頭打掃,都有一群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星雲大師揭櫫義工深意,闡明義是好的、善的,純淨無汙染的;是擇善之後付諸行動,利己利人,從中獲得法喜,才是「眾生的義工」。

義工遍布各行各業,不限年齡、宗教、性別,只要時間能力許可,有愛心和耐心,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情操,在孤兒院、養老院、監獄、寺廟、學校、捐血站或資源回收,默默從事善行義舉,這些「不支薪的傻瓜」,照亮社會溫暖,讓娑婆充滿人情味。

筆者自軍旅退役後,懷抱回饋社會之心,擔任過殘障團體、社區巡守隊和急診室的義工,服務超過一千六百八十小時,期間獲得不少表揚,並榮獲嘉義市府頒發銅質獎章。

緣起的世間乃眾緣和合,行有餘力就該回饋社會,平時擔任義工扶弱濟貧,待老病纏身或發生意外時,所累積的義工時間,或許就能派上用場,可說是功不唐捐。

接受表揚的義工媽媽,有的高齡九十二歲,仍然到老人機構表演或參加研習課程,服務時數高達二千六百多小時,讓人讚嘆不已。希望大家能起而效法,趁著身體健康,頭腦清晰之際,布施時間精力,造福人群。

張志強(嘉義縣/服務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