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修煉學】執念是墨鏡,拿掉就好

文/周琬琳 |2018.07.04
1265觀看次
字級

文/周琬琳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反感,常常不只是因為事情本身,更多時候是因為其背後所衍生的情緒。

還記得小時候,我很討厭幫忙做家事,特別是晾衣服。

那時候,家事有大致上的分配,像倒垃圾、洗碗、衛生清潔(一人負責一個樓層),唯獨晾衣服這件事情是個模糊地帶。媽媽用洗衣機洗完衣服之後,總是會「隨機」喊人去樓上晾衣服,而通常被喊到的都是姐姐和我,不會是弟弟。

雖然無論再怎麼討厭,我最後還是會去晾衣服,但明明十分鐘就可以晾好的衣服,卻好像要犧牲掉我一小時的看電視時間一樣,令人厭惡又委屈,內心甚至會開始上演「灰姑娘」或是「我可能不是親生女兒」之類的小劇場。

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對於晾衣服這件事情的反感,只會讓自己不開心,對其他人一點影響都沒有,而且衣服還是一樣要晾。於是我試著告訴自己,在媽媽點名我晾衣服的那一瞬間,不要放任負面的想法蔓延。雖然還做不到把晾衣服當作「為家人盡一分棉薄之力」這種正向破表的想法,但至少可以在業力的開端,就阻止它增長、擴大。

克己復禮以為仁,不用到什麼「復禮」什麼「仁」的,「克己」總是可以做到的吧!就算還克制不了自己產生負面情緒,至少要能克制負面的情緒被火苗點燃。

君子慎獨,獨是幾,是隱微之處,也是端。

就像連續劇的劇本一樣,我們都是悲劇的編劇,而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己。悲劇寫久了,就會真的以為自己的人生是黑暗的;但其實,你的人生一直都是彩色的,是亮晃晃的,只是你老愛帶著墨鏡,死活不肯拿下。

很多時候,想要一個明亮多彩的人生,只要花三秒鐘將墨鏡拿下就好!如果花三秒鐘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花上三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去糾結呢?其實,不過就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執念。有時候是放不下身段,有時候是內心的小劇場寫得太悲情。

把執念想成一副墨鏡,當你感覺生活一片昏暗的時候,記得把它摘下來就好。

(本文作者為宜蘭大學生命教育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