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西奈克 圖/天下雜誌提供
《找到你的為什麼》作者:賽門.西奈克、大衛.米德、彼得.道克 譯者:韓絜光 圖/天下雜誌提供
文/賽門.西奈克(全球管理思想家)
他的TED同名演講影片有近4000萬觀看人次,是史上前三大受歡迎的影片,賽門.西奈克在2017年度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50中排名第18位,累積過去10年的顧問經驗,他與團隊成員大衛.米德和彼得.道克發展出「為什麼」理論,想幫助每個人、每個團隊找出工作的初心與動力,發揮最大潛能。
(本文摘自《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找到你的為什麼》
作者:賽門.西奈克、大衛.米德、彼得.道克
譯者:韓絜光
WHY1成就感不是快樂的同義詞,工作中很多事情能使我們快樂:達成目標、獲得升遷、發掘到新客戶……但快樂短暫,心情很難持久,沒有人會因為記得一年前達成的某個目標,整天精神充沛的走來走去。
WHY2我們不見得每天都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但是可以每天因為工作而滿懷成就感。如果想對工作懷有永不熄滅的熱情,如果想感受到自己是在為某個高於個人的目標貢獻心力,我們都必須知道自己的為什麼(為什麼而做)。
WHY3明白「為什麼」的個人和組織,往往享有更深遠而長久的成功,博得員工和消費者更大的信任和忠誠,而且比對手更有遠見、更願意創新。
WHY4大聲說出你的願景,才有可能付出行動,要是埋藏在心裡,永遠只會是憑空想像。替自己找到一家完美公司,這不叫做機會,機會是為彼此打造一家完美公司。
WHY5一場行動能產生影響力,一定不只歸功於領導者,更是因為參與其中的人。一群人有多少能力成就不凡,取決於這群人有多團結。
WHY6一位領袖最大的貢獻,就是栽培出其他領袖。如果團隊裡的每位成員不能一起成長,就會漸行漸遠。
WHY7如果太常說一套做一套,你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我們的行為有可能增加別人對我們的信任和忠誠,也有可能漸漸減損他人對我們的信任。當我們言行一致,才是充分實踐我們的「為什麼」。
WHY8要探索「個人的為什麼」,要先尋找搭檔。你需要第二雙眼睛與耳朵,助你透過不同觀點,抓出你的人生價值金線。你要回想影響你人生、意義重大的故事,並練習用具體的方式與搭檔分享。你必須從故事中辨識出反覆出現的想法、字句與感受。找出最能打動你的主題,為什麼漸漸成形。
WHY9要探索「團隊的為什麼」,需要一位大家很放心、而且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工作坊主持人。沒經驗也沒關係,組織裡的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帶領大家的主持人。再者,籌備工作坊,邀請成員參加。最後,從設計問題與分享討論的方式,一步一步拼湊出每位成員對團隊的認識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