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日本攝影家齋藤康一的大陸奇緣系列(5-4) 蘇州 1985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06.22 語音朗讀 21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85年的蘇州仍然保有水鄉的優美景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雨中返家的蘇州小學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蘇州水道旁做菜的民婦。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蘇州一間茶館裡休息的老人家們。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蘇州松鶴樓舉辦結婚典禮,過去的傳統又逐 漸恢復。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蘇州虎丘的遊人,照相正流行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65年後,中國大陸經歷了社會動盪,幾乎所有外國人被阻擋在國門外,齋藤先生直到10年後的1976年才又回到中國大陸,此後20幾年不斷地回到中國大陸,也就不斷地在中國大陸各地按下他的相機快門。 他在日本曾經出版過的正式畫冊,包括了1985年的蘇州、1992年的上海以及1995年的北京。我最早看到的是1985年的蘇州,感覺很強,因為1988年年輕時我曾經第一次踏足蘇州,這一座童年時即嚮往不已的城市。我們從小就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都是典型的江南城市,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景緻。 我首次到蘇州的時間,與齋藤先生到蘇州的時間相差只有3年,雙方看到的城市景觀和人民的生活應該是一樣的,因此他的作品勾起了我早期大陸之行的記憶與情懷。 1987年,筆者第一次到大陸,去了北京、福州和廈門三個地方。1988年,去了上海和南京兩個地方,認識了年輕畫家張晴先生,他是蘇州人,邀我去蘇州走走,所以我就踏上這座江南水鄉。儘管當時江南城市比起外面,物質條件仍然落後,但當地深厚的文化和商業傳統,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正重新萌芽成長。 我去了虎丘、寒山寺等名勝地方。我想齋藤先生一定也很喜歡蘇州,才特別拍了這麼多照片,日本學童從小就讀了張繼的〈楓橋夜泊〉,對詩中的蘇州意境嚮往不已,其實我也是一樣的。 張晴先生後來跟我失去聯繫,直到20多年後,他才主動聯繫上我,到台北時順便跟我見面,此時我們都已是中年人了。 後來我才知道,張晴先生來到北京,在中央美院完成碩士學位,回到蘇州美術館工作8年,後來成為上海美術館副館長,也是上海美術館雙年展的創辦人,非常有才華,也很能幹。他現在是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因為這位好友的鼓勵,我才肩負起推廣齋藤先生作品的工作,至於齋藤先生的蘇州作品在中國大陸的引介者,張晴先生無疑是第一人選了。 前一篇文章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36】回鄉整理陽明洞(中) 下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百搭妙品油炸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