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四十七歲詹姓男子連續七天在大太陽下工作,有一天水喝得太少,返家突然覺得噁心、嘔吐、頭痛,以為沖澡、睡一覺就會好轉,但頭愈來愈痛,就醫確診因中暑導致肝衰竭,進加護病房治療才撿回一命。
衛福部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明印表示,詹男到院時肝指數飆到六千以上,正常為三十以下,超出二百倍;黃疸指數也攀升至五(單位mg/dl),是正常值的五倍,加上凝血功能不佳,呈現猛爆性肝炎症狀。
何明印說,猛爆性肝炎常因是病毒性A型或B型肝炎引發,尤其B型肝炎引起的致死率高達六成以上,幸近幾年已有抗病毒藥物可及時治療;但中暑引起的猛爆性肝衰竭無特效藥,只能以支持性療法幫病人度過危險期,若太晚就醫進入嚴重肝昏迷或多器官衰竭,恐難以救治。
一般熱傷害初期有噁心、嘔吐、體溫升高及汗流不出來等情形。何明印表示,在大太陽下工作,應多喝水或電解質飲料,才能補充流失的水分,且一段時間就到陰涼處休息,才能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