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幽思】 粽子的古今情懷

文與圖/梁純綉 |2018.06.12
1727觀看次
字級
農曆進入五月,端午節即翩然來到。自古,中國人於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直至今日,幾千年的文化深深印烙在我們的生活中。圖/梁純綉

文/梁純綉
農曆進入五月,端午節即翩然來到。自古,中國人於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直至今日,幾千年的文化深深印烙在我們的生活中。
歷史上,包粽子的意義是紀念忠貞愛國、投江自殺的屈原。百姓用竹葉包著糯米做的飯糰投入江中,希望魚兒不要吃他的屍體。
而中國地域廣大,每個族群後來各自發展出不同風味、不同造型的粽子;到了二十一世紀,物質的豐裕,市面上的粽子更是推陳出新、各具巧思。不過,我發現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母親包的粽子最好吃,極耐人尋思。

我的朋友鍾君,他家境富裕,吃遍天下美味,但每逢端午節來臨,他央求妻子包「陽春粽」。什麼是陽春粽呢?原來鍾君童年家貧,當端午節來臨,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在大啖粽子了,他的母親還要回娘家「商借」糯米。母親包的粽子,餡料只有家裡現有的蘿蔔乾,因此,被孩子們取名為陽春粽,但他們都吃得津津有味,也成為鍾君一輩子最懷念的「美食」。
友人林姊,從小吃媽媽包的粽子,講究粒粒分明的口感;婚後第一個端午節,在婆家看到的粽子,軟如糌粑,內餡還有她一向敬而遠之的味道──五香粉,她緊皺眉頭,看著夫家的人大快朵頤,眼淚撲漱地流下來!
我是個幸福的老小孩,母親已八十歲了,她知道我腸胃不好,所以包粽子時,不純然用糯米,還加入蓬萊米;又瞭解我愛紅蔥頭的香氣,因此爆香了紅蔥頭,再將米飯均勻拌炒,讓米飯粒粒都香郁。誰能做出這麼用心、這麼不怕麻煩的粽子呢?答案當然是媽媽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