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妙麗
佛陀紀念館是一座具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多元功能的國際博物館,不定期舉辦各項文藝展演及人文藝術講座,筆者於五、六月期間,到雙閣樓聆聽兩場茶禪一味名家講座,得知來此講演的多為專精音樂美學、佛學教育、文學藝術的人士。這些專家學者博學多聞,精闢的講說總能啟發人心,令聽眾受益無窮。
第一場講座,由擅長古琴的朱育賢老師,以「一本清音入禪心」為題,為聽眾解說古琴不同於其他樂器,能讓人心沉靜如禪一般。
古人四般雅事「琴棋書畫」,琴居首位,一般人對古琴的印象是「難學、易忘、不中聽」,當天朱育賢老師帶來了六首曲目,講解每首曲目的風格特色,並由他及學生現場演奏,在悠悠古韻聲中,現場聽眾或專注聆賞或閉目擊節,在幽邈樂音之中放鬆心情、紓解壓力、療癒心靈。
另一場則由《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主講:「旅行中的修行」。法師娓娓道來,前往中國大陸禪宗之旅、行腳印度、中南半島等地的佛教聖地參訪路上的修行感悟,於結語時,引用《達摩破相論》,經云:「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當燃如是真正覺燈。」一切回歸自心,吾人的心即是聖地。一語道破,學佛修行者應反求諸己,切莫心外求法。
此次系列講座,別開生面,與往常不同的是,每場講座結束後,聽眾移駕至二樓參與由館方培訓的小小茶師奉茶活動,並備有精緻的點心盛宴。能參與這場盛會,皆是有福之人,筆者不禁感佩星雲大師興建佛館,這塊人間佛國淨土,豐富每個人的心靈世界。
黃妙麗(高雄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