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投訊】南投縣政府上個月的國小校長年度異動,南投和埔里鎮都有傳統大校的校長,填志願要調往鄉下的小校,顛覆了教育圈的傳統。有校長指出,都會區的大校,學生多、校務雜,常有民代關切,當校長壓力大,一樣當校長,到小校自在多了。
南投縣有一所市區大校的學生組成少棒隊,成軍一年多,球隊即宣布解散。外界不解,學生不滿百的小學校,少棒隊都能打出好成績,為何大學校少棒隊難以為繼。
據了解,球員下午開始練球,就有家長陸續來載學生去補習,球隊很難維持。大校的學生多、資源夠,但要推動一項新的構想,相對的阻力也大。
一名市區學校的校長說,一樣當校長,鄉間小校的校長,單純多了。若能從這個角度思考,就不難理解,為何市區大校的校長,想請調小校。
其實,校長的壓力,不止來自於學生家長,或民代關切。一名校長指出,大型學校的編制大、老師多,少數資深老師倚老賣老,上課不用心,對校長的指示不太搭理,校長的領導統御很無力感。
早期獻身教育界的小學老師,都是循著「智仁勇」的學校分級,由小校入門逐步而上,希望有朝一日,能當上明星大校的校長,有校長指出,如今教育圈充斥著「大校校長不快樂」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