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佛教早期的傳播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18.06.11
1754觀看次
字級
佛坐像(西元100~499;片岩,高33.1公分) 犍陀羅佛教藝術,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犍陀羅佛塔的塔身立面大多鐫刻佛傳故事,描繪佛陀一生事蹟。立面由佛塔兩側為起點,呈鼓狀,分層排列。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佛說法圖(西元100~299;片岩,高15.6公分) 犍陀羅佛教藝術,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佛帶頭光,坐於菩提樹下臺座上,手施無畏印,象徵施一切眾生安樂無畏。佛左右兩側各侍立人像,皆帶頭光。此場景並不常見,且眾說紛云,推論應為佛在鹿野苑為弟子初轉法輪。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佛教傳入南亞地區,最早可上溯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約在西元前3世紀。阿育王曾走訪各佛教聖地,四處建造石柱和紀念碑,宣揚佛教教義。歷史亦有記載,阿育王曾下令開啟9座佛塔,取出所奉舍利分出,建造8萬4千座佛塔。

佛教隨後傳入亞洲,在西元2世紀貴霜王朝半游牧民族統治南亞地區及其首都(現今阿富汗)時,於中亞地區大興佛法。此時佛教藝術及建築逐漸興起,犍陀羅地區被視為佛造像之先河。

●佛坐像(西元100~499;片岩,高33.1公分)

犍陀羅佛教藝術,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

犍陀羅佛塔的塔身立面大多鐫刻佛傳故事,描繪佛陀一生事蹟。立面由佛塔兩側為起點,呈鼓狀,分層排列。由於佛塔作圓鼓狀,呈弧形,曲線長度呈現整體故事的結構。此圖原屬於塔身立面,共有兩個場景,間以希臘科林斯列柱分隔,表現佛陀與禮拜者的場景。(上圖)

●佛說法圖(西元100~299;片岩,高15.6公分)

犍陀羅佛教藝術,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

佛帶頭光,坐於菩提樹下臺座上,手施無畏印,象徵施一切眾生安樂無畏。佛左右兩側各侍立人像,皆帶頭光。此場景並不常見,且眾說紛云,推論應為佛在鹿野苑為弟子初轉法輪。(左圖)

展期:即日~9/30 展地: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覽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