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香格里拉會議如期在新加坡舉行,超過五十國的國防部長齊聚一堂,包括中美等重量級大國,雖然台灣未受邀參與,但鑒於美國防部長特別提及台美軍事合作的重要性,台灣已在無形中成為南海地區的關鍵性角色之一。
此次會議聚焦在中國大陸於南海的軍事化作為,特別是在中方所聲稱的島礁上進行軍事設施的建設。
美方在川普政府上任後,先後以航行自由權的名義,派遣軍艦至附近進行巡弋,對大陸來說,這無疑是挑釁其主權,對美方來說,南海本為國際性水域,任何一國均能以航行自由的名義,派遣軍艦航行。
同樣聲稱擁有南海主權的台灣,自馬政府到如今的蔡政府,對於南海爭端普遍以和平為主要訴求,期待周遭國家願意為南海降溫;更有學者認為,台灣應將太平島打造成人道救援中心,藉此提升台灣在南海海域的聲望。
對於台灣來說,美方認為提升台美軍事合作有其必要,特別是為因應其印太戰略,台灣成為亞太地區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南海更是當前中美兩國競爭的海域,因此在原則上,台灣應配合扮演某些要角,以協助美軍。但在細節上,至今尚未看見美方提出任何實質作為,因此未來台美之間會出現何種合作方式,仍有待檢驗。
客觀來說,當美方拒絕邀請大陸參與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時,其實已預告兩國之間的不信任狀態,當美方打出台灣牌來恫嚇或要脅大陸時,說明兩強在許多議題上仍無合作共識,特別是當今的經貿戰,川普政府頻頻出招,已造成兩國在互信上大幅降低,台灣的地位順勢得到拉升效果,在今年的香格里拉會議上,台灣屢次被美方提及,便是最佳驗證。
究竟未來美中兩國在南海、南亞與亞太地區中,會呈現出何種拉鋸狀態,仍無法確認,唯一肯定的是,川普主政下的美國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已呈現出大國競逐的態勢,更回到當年冷戰時期的美蘇對峙情景,蔡政府雖不願針對美方舉動作出任何回應,但不可否認的,台灣已是美中交鋒當中的要角之一。
面對美方在亞太地區的作為,台灣的選項相當稀少,但不能否認,台美之間未來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軍事合作,特別是傳出美方願意未來派遣美軍直接與我國進行漢光演習,加上台美之間的高層互訪,在台旅法過關後,形同獲得一張優待券,對於台灣而言並非壞事,重點在於政府如何化解兩岸的疑慮,如何一方面減低大陸對我方的不滿,並順勢增溫台美關係,成為政府必須關切的重點。
磐石(嘉義市╲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