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昨天發表台北市美國商會《二○一八台灣白皮書》,提出五項建言。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台北美國商會昨天發表《二○一八台灣白皮書》,針對提升台灣經商環境提出五大建言;尤其聚焦台灣政府應百分百確保電力供應充足,爭取一定薪資以上白領職工不受勞基法第八十四之一條工時及加班費限制。白皮書還建議,因應新創產業需求,政府應刪除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中,對派遣員工數量不得超過總雇用人數百分之三限制。勞動部回應,《勞基法》是保障勞工勞動條件最低標準,會在兼顧勞資雙方權益下審慎研議。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五月初已向勞動部提出鬆綁建議,後續將由勞動部審慎研議。陳美伶昨參加美國商會發表會,並代表政府接受商會遞交白皮書。
美國商會提出的五大建言分別是,確保政府各機關擁抱創新精神;採用新思維規範勞基法中專業與管理人員工時;百分百確保台灣能有持續、充足、價格穩定且具競爭力的電力供應;應歡迎大型私募基金來台投資;努力確保台灣法規訂定過程的透明完善。
憂新能源計畫發展
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表示,美商認為,台灣該直接因應「投資人可能不願投資台灣的事項」,這包括台灣未來能源供應是否充足。
章錦華表示,對大型製造業及科技業來說,供電減縮或不到一秒的電壓驟降都會造成重大資產損失;台灣想在短短七年間建立足夠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以達到占總發電比率二成,是非常艱鉅任務,台灣若過快轉型為採用大量再生能源,勢必大幅提升成本,但美國商會至今沒看到政府拿出「既充足、又可靠,還有成本競爭力」的詳細能源政策發展計畫。
美國商會表示,能源能否自給自主,其實是國安議題,台灣想廢止核能並同時減少使用燃煤,代表台灣未來將更依賴液化天然氣進口,但進口液化天然氣,得面臨惡劣氣候或遭軍事封鎖所造成的風險,不可不慎。
促區隔藍白領管理
章錦華表示,美商認同勞基法此次修正放寬對特休管制,且更合理規定加班問題,但可能還不夠,就是未區隔出白領藍領職工差異;美商主張應區分出薪水在一定等級以上白領階層,可不受朝九晚五打卡限制。章錦華說,生產線勞工可適用固定工時,但高層主管沒有固定班表,他建議台灣應採新思惟來規範專業與管理人員的工時。美國商會稍早已公開向行政院爭取,年薪二十萬美元以上高級主管,應不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工時及加班費限制。
美國商會還指出,微型新創企業多無力聘用大量正式員工,現行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對派遣員工數量加以總雇用人數百分之三限制,比率過低,讓新創業者無法隨時招募員工,無從把握企業成長機會,應刪除。
勞動部回應表示,勞基法訂有二周、四周及八周彈性工時,雇主如有加班的必要,可依勞基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辦理;如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加班,另訂有特殊規範。
章錦華還說,台灣能吸引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幾乎是亞洲最低,建議台灣應歡迎大型私募基金來台投資,但跟新加坡、南韓和日本相較,台灣對私募基金審核過程不夠快速及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