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空軍少校吳彥霆駕駛F-16戰機撞山殉職,但因失事地點在基隆港以南約四海里(七點四公里),超出航路範圍,當地山頭高度,也高於原設定航路的兩千呎。為何在完成對基隆港的模擬攻擊後脫離過晚,導致進入山區?將是未來失事調查重點。
空軍退役將領指出,美軍與北約諸國的F-16機隊,已逐步加裝自動防撞系統(Auto-GCAS)。電腦根據飛行軌跡與距地高度,發現飛機即將撞向地面,就會發出警告,如果飛行員因為G力過大失能等因素沒有回應,電腦會自動接管飛機,強迫爬升到安全高度。F-16是國軍攻擊主力,低空飛行機率最高,但到最近的「鳳展」改良計畫都仍未加裝。
據空軍公布的航跡圖,吳彥霆執行的假想敵任務,是由彭佳嶼北方的發起點轉入方位一九五度(南偏西),向基隆港發動模擬攻擊。攻擊航路全長五十餘海里,從高度八千呎逐步下降,但基於安全考量,不得低於兩千呎。完成攻擊後必須立刻向左轉一個超過九十度的大彎,以正東航向脫離,並爬升至一萬五千呎,隨即由戰管引導返航花蓮。
然而吳彥霆墜機的瑞芳五分山,卻已在基隆港以南偏東約四海里,和原定航路有一段距離。空軍四日晚間在記者會上透露,吳彥霆率領僚機進入攻擊航路,距離基隆港十四海里(約二十五公里)時曾報告「進雲」。天候狀況是否影響飛行員判斷,導致偏離原航路,也是未來調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