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一連串的外交挫折,帶給台灣內部更深的分裂,蔡英文總統責怪在野黨不團結,在野黨則反問:難道要為一連串的斷交事件鼓掌嗎?其實,真正的問題是,這些外交挫折難道不能預見嗎?民進黨政府辯稱沒有「九二共識」,大陸政府認為有「九二共識」,而且最重要的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事先再三強調,一旦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將地動山搖。
所以問題的重點在於,如果兩岸發生地動山搖,不過是大陸實現原有的警告而已,並不算是意外。民進黨希望地動山搖嗎?當然不可能,蔡總統也認為她沒有挑釁的動作,可是畢竟開始有地動山搖的跡象了,所以真正的關鍵是,民進黨不認為否認「九二共識」,兩岸會出現大麻煩。就好像一個力大無窮的人警告,如果怎樣他就會揮拳打人,結果被警告的人不當一回事,最後挨打了,那麼被打的人自己是否應該承認忽視對方的後果呢?從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可以看出它的思惟邏輯跟現實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WHA問題上,蔡政府因為拒絕「九二共識」,導致台灣喪失觀察員的資格,蔡政府委託美日和友邦為台灣發言,他們也都照做了,但並沒有影響議案迅速遭否決的殘酷事實。為何如此呢?答案很簡單,這些國家只有嘴巴上發言而已,並沒有真正施展外交的力量,比如像美國有沒有告訴其他國家,如果沒有支持台灣,就要減少對對方的支援。或者如果不支持台灣進入WHA,就要否決對方另外的提出的議案等等。簡單說,美日等國並沒有用政經實力來為台灣護航,只是口頭上做些發言,表示盡了道義而已,至於其他大部分國家很清楚中國大陸在這個立場上的重視程度,如果不跟隨大陸的腳步,必然會遭到某種程度的反擊。因此,美日的口惠不但無法實質幫助台灣,反而顯示出自己在國際政治上力量的渺小。像這麼簡單的事情,蔡政府從來沒有清楚地面對,台灣人民也沒有真正的看透,因此,必然會重複同樣的挫折感。
蔡總統又說,愈來愈多想法和台灣相近的國家替台灣發言,這又碰到同樣的邏輯,光是口頭講話是沒什麼用的,只會讓這些國家顯得更軟弱無力而已。而且過去幾年這些國家並沒有幫台灣講話,是因為台灣已經是觀察員了,所以沒有必要講話。因此,今天講話的國家多了,顯示的是台灣的處境變壞了,並不是變好了,這跟蔡總統所要表達的語意正好相反。可以想見,當蔡總統以後說,愈來愈多國家替台灣如何如何,這表示在她執政下,台灣的狀況愈來愈差,卻被她說成愈來愈好,這好像是一種談話的奇幻術。
至於蔡總統所說的「九二共識」傷害台灣的主權和尊嚴,這點也難以理解。「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兩蔣時代堅持明確的「一個中國」的政策,有傷到台灣的尊嚴嗎?不但沒有,台灣就是在這個政策上度過了許多困難,逐漸地成長壯大的。蔡總統說,兩岸關係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問題是,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個中國的憲法,遵照中華民國憲法必然是接受「九二共識」,因此蔡總統是非常自相矛盾,也難怪她的遵守憲法的承諾不受到信任,因為她的作法剛好是相反的。
最後,民進黨接下來的執政時期,兩岸將進入非常危險的狀態,尤其是大陸的軍機在台灣四周已實現常態的演習,目的就是一旦民進黨突然走向台獨,大陸已做好非和平統一的預備。習近平一開始就講白了,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將地動山搖,由於蔡總統改變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因此未來險象環生也就成了可預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