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太陽能新政「急煞車」,不但各地今年新建太陽能電廠叫停,從本月起中央也不再對民眾新裝太陽能進行補貼,同時進一步下調「餘電上網」的發電補貼標準。
新政被稱是「史上最嚴厲」的措施,因為幾乎沒有給企業留下緩衝期。《北京商報》報導,多家機構都發布預測表示,受新政影響,今年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可能較去年大幅下滑三成多,僅剩三千五百萬瓩。
大陸太陽能發電分為集中式光伏的大型電廠,以及分散式光伏也就是全民參與的「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綠能屋頂等。
大陸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六月發布太陽能新政,打破了太陽能發電收購價格一年一調的慣例,繼二○一七年十二月底國家發改委公布二○一八年光伏電價新政之後。
時隔半年,大陸中央再次下調上網電價。這被視為是中央釋放把控太陽能產業發展節奏,補貼退場的信號。
新政除了叫停各地新建大型太陽能電廠,也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再補貼電廠建設,同時對以往從未被納入指標管理的餘電上網,也首次新訂一千萬瓩規模的上限。
之所以發布如此嚴厲的新政,根本原因在於補貼壓力太大,且短期內難以解決,是大陸太陽能高速擴張背後隱現了過剩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不斷大規模擴產太陽能發電規模,將大量累積產能過剩風險。
眼看政策補貼缺口愈來愈大,新能源智庫分析,新政策明顯是要為太陽能擴展降溫,因此「主動刺穿泡沫」,以減少更大的補貼缺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