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價低落 專家:缺長期產銷

 |2018.06.05
1827觀看次
字級
夏季水果豐產,香蕉缺乏水分,夏季不受消費者青睞,消費力疲弱加上產量大增,因此量多價跌。圖/彭宣雅

【本報台北訊】香蕉價格Hold不住,農委會認為上周推出的促銷力道明顯不足,因此昨天再加碼,要加工、去除格外品及外銷,總數達到一萬一千公噸,希望執行一周後,上品的價格能上看每公斤平均批發價十二至十八元,甚至能回到二十元以上。

根據農委會推估,今年全年香蕉產量為三十六萬一千四百二十二公噸,春夏蕉產量占一半,為十八萬三千九百零八公噸,現在正是全年香蕉消費力最弱,卻最盛產的時機。專家則認為,我缺乏長遠的產銷政策規畫,過度保護農民,也放任農民隨意栽種,無法根本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農委會加碼促銷 回穩價格

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前主祕、宜蘭縣蘭陽金柑生產合作社顧問李念宜表示,台灣香蕉外銷最暢旺的時代,外銷量可以達七、八成,平均也有超過一半,「現在不但沒有當年的榮景,我們連國外市場如何定位,該賣多少錢等的消費需求,都沒弄清楚」。

「台灣民主制度太自由、也太過度保護農民,農民隨心所欲種植,一旦發生產銷問題就賴給政府。」李念宜直言,國內有很多補貼政策,但農民拿了補貼,就該配合計畫生產、比如契作、產銷履歷等,若老農不會記帳,政府就找人幫助你,配合政策的才能有政府的幫助,這樣才能預估可能的生產量與消費量,不是白拿補貼,然後下一次豐產,又惡性循環無限輪迴。

李念宜表示,台灣農業政策多是短視近利,沒有長遠的規畫,為了顧選票,政策變來變去,不論是找企業來賣、還是研究加工品,都僅只在應付,「台灣是亞熱帶國家,連生鮮水果都這麼便宜了,誰還要吃加工品,又要賣到那裡去呢?」

每公斤逾15元 農民不虧錢

「想長期解決產銷失調問題,有四個方法。」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要先有完整的產銷資訊平台,給農民完整資訊,並鼓勵農民加入農產品收入保險,配合政策登記、管控種苗數量,也能保障農民收益。倘若產量太多,則要推多元加工利用,最後是在北中南設立大型的冷鏈體系,平穩調節產銷。

對農產運銷非常熟悉的農業社團「Linbay好油」版主好油表示,現在產地的上等青蕉是六元,要先扣除耗損,然後還有催熟、洗選、分級等處理費用每公斤六到八元不等,運送到拍賣市場要運費每公斤一至二元,還要把紙箱成本也計算進去;保守估計,農民從產地把青蕉催熟處理後送到拍賣市場,每公斤要十五元以上農民才不會虧錢。

高雄旗山蕉農郭泰呈表示,他家中三代經營香蕉外銷,有自己的集貨場與香蕉園,現在外銷收購每公斤是十二元以上,和產地實際價格差了一半以上。不過外銷日本所需規格和一般香蕉不同,對大小、熟度都有規定,要符合這規格的香蕉,實際上沒這麼多,產地次級品則很多。

全年香蕉面積產量推估

年度 面積 (公頃)產量 (公噸)

102 13344 291292

103 13999 99900

104 14605 74066

105 16016 57559

106 15799 353710

107 15712 361422(預測值)

資料提供/農委會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