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終身學習 張彬彬 |2018.06.03 語音朗讀 91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覺禹法師。圖/人間社張彬彬 妙旭法師。圖/人間社張彬彬 陳雪珠居士。圖/人間社張彬彬 鄭硯丞居士。圖/人間社張彬彬黃瑩澄居士。圖/人間社張彬彬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您有終身學習嗎?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五月二十七日於藏經樓法寶堂與大眾研討「終身學習」,由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主持,人間大學總部台北辦公室主任妙旭法師、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教授陳雪珠、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主任鄭硯丞與佛光會員黃瑩澄與談,分享行佛與學習經驗,教導大家如何終身學習。 「加入佛光會即是一種終身學習。」覺禹法師提到,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分年齡,只要有因緣與機會,不論是參加社區大學、人間大學或道場社教館等課程,都要與大家共學,活出歡喜與自在,期許大家在學習後,也能服務大眾,成為推動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妙旭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提倡「寺院學校化」,讓大家到寺院也可以有不同的學習,為了因應「終身學習」、邁向「學習社會」的潮流,佛光山自二○○三年起陸續在台灣各地設立了十六所人間大學分校,在馬來西亞設立「星馬人間大學」;二○○九年為因應數位學習時代,也成立網路平台;更分別在苗栗大明寺、彰化福山寺與嘉義博愛,設立了三所社區大學;未來更希望能結合完善的佛光教育體系,規劃各種專業課程、與全世界道場共同推動社會信眾教育、與各地民間團體合作,以期深耕社區,以行動來服務大眾、推廣終身學習 。 投入終身學習教育二十多年的陳雪珠分享推動社區大學樂齡學習的經驗,也說明人從出生就要開始學習,如同嬰兒學喝奶,探索世界的基本動力就是「好奇心」。「社區大學是推動終身學習的一個管道,與學校教育不同,不用考試,重視的是學習結果與歷程。」 「人老了要如何讓自己活得健康、自在又有尊嚴?」陳雪珠談到,面對高齡化社會,要設計高齡者教育課程,才能補足人生的重要時光,終身學習可讓大家「樂學忘齡」、活得久、活得好,也更有尊嚴,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未來與家庭,也積極打造大家燦爛的明天。 「如何落實佛光山的教育理念於社區?」服務於博愛社區大學的鄭硯丞談到,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基於「佛法生活化」理念,以全人教育為辦學目標,社區大學屬於信眾教育,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以推展社會教育與高齡教育為主,希望打造一所全家人都能共同學習的學校。 鄭硯丞也以「生活藝能課程」為例,在學術方面,有佛教課程等;社團方面,有「出和雅音」與手工皂;生活藝能方面有桌遊、歌仔戲與扭氣球等課程,工作人員也有群體學習與個別學習,「期許自己在做中學裡不斷成長,在廣結善緣中累積行佛資糧,幫助大家終身學習。」 「給人因緣,就是為了度眾生。」在博愛社區大學學習十多年的黃瑩澄分享,人的一生要不斷學習,選擇在社區大學上課,不但帶給自己信心,將佛法與所學運用於生活,對自己與家人也很有幫助,希望自己持續努力,在給人因緣中接引更多人一起終身學習。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迷霧漫行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帶領人培訓 扣緊4層次討論法普門寺毓麟祈福 信仰扎根普門寺新聞研習 發心文字弘法全台第一座 自來水博物館 供水現代化里程碑格局550人皈依三寶 發願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