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翅蛾首次在浸水營古道被發現。圖/屏東林管處提供
【本報屏東訊】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顏聖紘研究團隊,最近首次在屏東浸水營國家步道,發現侏羅紀晚期就出現在地球上的小翅蛾,這可能是小翅蛾出現在中央山脈南端的首次紀錄。
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委託顏聖紘研究室,針對浸水營古道的昆蟲多樣性與植群關係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
顏聖紘表示,小翅蛾體型很小,展翅只有零點六公分,但牠們自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就出現在地球上,至今仍廣泛分布於全球主要溫帶潮溼森林中,牠們同時也是現生所有蝴蝶與蛾類最早演化出來的類群。
他說,在台灣已知的小翅蛾共有八種,前次有關台灣小翅蛾的完整研究,是一九三一年日本動物學者一色周知所發表,距今已八十七年;這次在浸水營發現,很可能是小翅蛾目前已知最南身影,令研究團隊格外驚喜。
顏聖紘指出,台灣產的小翅蛾都在白天飛行,是翅色閃亮的小型蛾類,雖然看來不起眼,卻是森林生態品質的指標;由於小翅蛾幼蟲只取食苔鮮植物「地錢」,而地錢通常只出現在環境良好的陰涼森林中,因此能夠發現小翅蛾相當難能可貴,顯示浸水營環境品質好,沒有受到過多遊憩行為干擾。
顏聖紘說,有的山友為了方便,未經主管單位同意就逕自除草,甚至帶殺草劑上山,都可能成為生物殺手。屏東林管處呼籲愛山人共同愛護森林環境,保護億萬年前即出現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