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風雅

文/潘玉毅 |2018.05.30
1357觀看次
字級

文/潘玉毅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有下雨的時候,卻只有春雨被稱作「好雨」,也最受人們喜愛。而在春雨之中,又有許多的差別。比如同是帶雨的節氣,「穀雨」的雨就要比「雨水」的雨來得緊湊一些,也顯得更有底氣。

雨生百穀,清淨明潔,是為「穀雨」。穀雨的雨水有助於作物的生長,此時播種移苗、垵瓜點豆正是時候,甚至連江中的浮萍、路邊的野草也得益不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或於田間忙碌,或於山中浪遊,施施然有「歸園田居」之意。

人與自然相處,可以有很多種組合方式:立於山巔,坐於樹下,臥於松岡……穀雨時分,人不偏不倚,只在草木中間。從字形來看,人在草木間,合起來就是一個「茶」字。而茶正是穀雨的一大特色。在許多嗜茶如命的人眼裡,「穀雨茶」較之「明前茶」有過之而無不及。明前茶通常只取芽尖部分,而穀雨茶嫩芽、旗槍、雀舌皆可採之,也難怪明代的茶人許次紓會在他的著作裡寫道:「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當然,穀雨前後不只有茶,還有花。這時節的花有很多,櫻花、杏花、山茶、芍藥、海棠、牡丹,如果比喻成人,每一種花都是絕世美人,皆可傾人國覆人城;而且花開時節,不分南北,繁花似錦,都像趕集似的,前簇後擁,摩肩接踵。芬芳的香味時而落於眉間,時而落於掌心,時而又落滿了袖子,在人心上流連不去。

除了花,穀雨前後還有許多其它時節不常見的野蔬。薺菜、香椿芽、土人蔘、野茼蒿……幾乎是約好了似的,相繼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簡簡單單的食材,卻讓人們的味蕾樂開了花。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些美食錯過了,也有再生的時候,只不過想要做成盤中美味你得再等上一年。

食香椿,品香茗,賞牡丹,該吃的吃了,該喝的喝了,該看的也看了,接下來就該追求點精神層面的東西了。

節氣是農民智慧的結晶,它的由來與農事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有關。穀雨與清明一樣,穀雨也適合外出郊遊。舊時讀《論語》,別的經典篇目、名言警句通通都沒記住,只記住了曾晳(曾點)的那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以及孔夫子的喟然一歎「吾與點也」。暮春三月,正逢穀雨,春天的薄衣服已經做好了,穿上它,再約上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子,在沂水河裡玩玩水,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待玩盡興了,唱著歌回家去。這樣的畫面,只是想想,就覺得無比舒暢。

當然,穀雨裡若是只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偶然,但從史實來看,絕非如此。譬如,以風流著稱的魏晉時代有一場冠絕古今的蘭亭雅集就發生在穀雨前後幾日。「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臨近穀雨的某一個惠風和暢的午後,四十多位名動八方的風流雅士列坐在河渠兩旁,羽觴輕泛,臨流賦詩,其快意羨煞古今文人,其風雅傾倒後世一千七百餘年間的平民百姓、王者諸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