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穿越鐵道百年史復刻地方人文情 曹麗蕙 |2018.05.14 語音朗讀 46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各式模型車種見證時代DT650型蒸汽機車 年代約於1940-1951年,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及戰後台灣鐵路管理局的支線客貨兩用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是台鐵史上「最後的蒸汽火車」之一。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EMU800型電聯車(微笑號)車頭如上弦月般黃色的圓弧,如同在微笑,這是台鐵首次採流線型設計通勤電聯車,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性能優越。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TEMU2000型普悠瑪號命名源自卑南語,原指卑南族部落大首領所在地,也有集合團結之意,是台鐵由日本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在彎道上能以較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鐵道館重現高雄扇形車庫全景, 讓民眾步出場館時得以對照古今。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200 處經典場景 維妙維肖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台南車站 第二代台南車站從1936年建立後 ,屹立不搖至今,特別之處是共有 兩層樓,一樓是車站,二樓是鐵道 飯店,是當時唯一有旅館部的車站 ,可謂相當時髦。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七股鹽田 七股扇形鹽田曾為台灣最大鹽場 ,鹽、糖、台鐵三鐵聯運也寫下台 灣鐵道歷史特殊的一頁,七股居民 主要靠補漁和製鹽為生,建構出當 地產業景色,2002年最後一次收鹽 ,為台灣日曬鹽產業畫下句點。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嘉義製材所 1912年啟用的嘉義製材所,日本時 期號稱東洋第一大製材所,見證阿里 山林業的榮景,林鐵將木材運送到製 材所,運用天車將木材吊入貯木池, 民眾可以從微縮模型中看到伐木工人 辛勤鋸木的身影。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追分車站 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等 5座日式木造車站於1922年建成,模 型上精緻的牛眼窗、田字窗、Y型立 柱,均為木造車站共有的特色。近年 為拿到「追分成功」吉祥車票,大家 爭相到訪成功與追分車站,也造成另 類觀光風潮。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雲林天后宮 雲林天后宮的遶境活動,展現台灣傳統宗教信仰,廟 宇模型精巧保留傳統建築特色,如燕尾屋脊、浮雕龍柱 、門前石獅等,老街上除了一般平房外,還有巴洛克式 風格的洋房。圖/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文/記者曹麗蕙 一列列火車飛越台灣土地,也在時代洪流中穿越繁華與沒落。當你搭乘火車、高鐵時,望著窗外掠過的綠油油稻田、潺潺溪流、茂密山林、高樓城鎮,每一道風景變化,是否曾讓你好奇:台灣鐵道百年來怎麼帶動地方產業的興起?又是如何見證生活的演進? 為讓更多人了解台灣鐵道的運輸發展與沿途的人文風情,高雄市文化局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兩年前於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打造亞洲最大HO規(1:87)鐵道縮尺模型的「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亞洲最大HO規鐵道場景 展場逾百坪,共計10個展區,軌道總長度超過2公里,由南到北、由西向東,微縮演繹了西部縱貫線、北迴線、阿里山林鐵、集集線、淡水線、平溪支線、南迴線等台灣12線鐵道;同時復刻蒸汽車、柴油機車、普悠瑪、高鐵、高雄捷運等31款火車模型。由於具體而微呈現台灣鐵道百年的發展軌跡,開館以來一直深受鐵道迷歡迎。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王御風表示,「哈瑪星台灣鐵道館」本身雖非歷史建築,但和緊鄰的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連成一氣,與一旁38股縱橫交錯的鐵軌遺跡、打狗鐵道故事館,以及臨港線輕軌等文化地景相呼應。「館中的鐵道模型展場是以台灣1940年代為基礎,從日本時代橫跨迄今,藉由不同時代經典客貨列車模型奔馳運行,帶領民眾貫穿古今,回顧鐵道沿線的地方風情,可說是台灣鐵道歷史的縮影,也呈現出台灣鐵道文化的豐富性」。 他分享,尤其首先映入眼簾的「高雄哈瑪星海陸聯運」展區,不僅重現二次大戰被炸掉的高雄扇形車庫,還能飽覽哈瑪星到鹽埕區的樣貌,而當步出「鐵道館」親自走訪模型中介紹的鐵道場景,如同從虛擬邁向真實,古今對照,更能體會鐵道所承載的高雄歷史。 縮尺演繹 庶民生活 「哈瑪星鐵道館」不僅是全台唯一以鐵道大歷史為主題的場館,最令鐵道迷與民眾大呼過癮的是,1:87的大規模縮尺模型,讓全台200處的經典實景全都擬真復刻,也將庶民文化與鐵道緊密結合,包括台南七股鹽田、嘉義製材所、阿里山神木、雲林媽祖遶境、彰化八卦山大佛、新竹曬米粉、台北中華商場、平溪天燈、台東熱氣球、東港燒王船等民間生活場景都栩栩如生、維妙維肖,躍然於模型中。 各款列車模型快意奔馳大城小鎮,穿梭遊歷上述經典場景,民眾隨著列車行駛一圈就等於環島一周,讓小朋友直呼:「好有趣、好可愛」,爸爸媽媽也從懷舊精巧的景致,重拾童年樂趣。 此外,鐵道館還結合劇場聲光效果,火車鳴笛聲、列車行駛運行的音效都在耳邊響起,民眾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尤其還設計日夜、晨昏的光影變化,每7分鐘切換一次畫夜,白天盡現台灣人民生氣勃勃的活力;當黑夜降臨,萬家燈火亮起,都市霓紅閃爍,則流露台灣夜晚如夢似幻的迷人風情。 迷你火車 繞館旅行 除了鐵道模型展場,場館也設置了互動展示區,遊客可以試騎鐵軌腳踏車,體驗火車如何透過轉轍器裝置,轉換軌道。 另外,「哈瑪星駁二線」迷你火車體驗之旅,更是「鐵道館」最具人氣的熱門活動。每當假日都可以看到大小朋友在8又2/5月台大排長龍,等候上車,車款有1:8.4縮尺復刻的蒸汽火車、高雄捷運輕軌列車等,其中若搭乘到季節限定、手工打造,有台灣「蒸汽火車之王」稱號的DT650型煤水動力小火車,還能親自感受蒸汽機車加水點火、投煤燃燒、進氣排煙的動作節奏,並聆聽到嗆噗、嗆噗的聲響,遊客乘坐其上穿梭於蓬萊倉庫群,既復古又拉風! 各式模型車種 見證時代 DT650型蒸汽機車 年代約於1940-1951年,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及戰後台灣鐵路管理局的支線客貨兩用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是台鐵史上「最後的蒸汽火車」之一。 EMU800型電聯車 (微笑號) 車頭如上弦月般黃色的圓弧,如同在微笑,這是台鐵首次採流線型設計通勤電聯車,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性能優越。 TEMU2000型普悠瑪號 命名源自卑南語,原指卑南族部落大首領所在地,也有集合團結之意,是台鐵由日本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在彎道上能以較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 200處經典場景 維妙維肖 台南車站 第二代台南車站從1936年建立後,屹立不搖至今,特別之處是共有兩層樓,一樓是車站,二樓是鐵道飯店,是當時唯一有旅館部的車站,可謂相當時髦。 嘉義製材所 1912年啟用的嘉義製材所,日本時期號稱東洋第一大製材所,見證阿里山林業的榮景,林鐵將木材運送到製材所,運用天車將木材吊入貯木池,民眾可以從微縮模型中看到伐木工人辛勤鋸木的身影。 七股鹽田 七股扇形鹽田曾為台灣最大鹽場,鹽、糖、台鐵三鐵聯運也寫下台灣鐵道歷史特殊的一頁,七股居民主要靠補漁和製鹽為生,建構出當地產業景色,2002年最後一次收鹽,為台灣日曬鹽產業畫下句點。 追分車站 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等5座日式木造車站於1922年建成,模型上精緻的牛眼窗、田字窗、Y型立柱,均為木造車站共有的特色。近年為拿到「追分成功」吉祥車票,大家爭相到訪成功與追分車站,也造成另類觀光風潮。 雲林天后宮 雲林天后宮的遶境活動,展現台灣傳統宗教信仰,廟宇模型精巧保留傳統建築特色,如燕尾屋脊、浮雕龍柱、門前石獅等,老街上除了一般平房外,還有巴洛克式風格的洋房。 哈瑪星小檔案 「哈瑪星」泛指今高雄南鼓山地區,是日文「濱線」(Hamasen)的發音,原指日本時代銜接台灣縱貫線鐵路最南端火車站(打狗驛)與港埠間的鐵路支線,後也統稱這附近的海埔新生地為哈瑪星,當時不僅是海陸聯運的樞紐,也是高雄繁榮的根基、現代化發展的起點。 資料來源/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整理/曹麗蕙 前一篇文章 蘭陽博物館 認識宜蘭窗口 下一篇文章 袖珍博物館 不用出國 也可環遊世界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傳藝中心挺兒童戲曲 將辦百場巡演北師美術館 探索航空飛行特展故宮萌主遠征捷克 秀魅力圈粉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