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康寧漢(左)雙手合十,與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會面。圖/人間社記者許引玉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高雄大樹報導】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昨早與參加「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者交流,心保和尚感謝大家參與,表示以學術研究、考古和論文發表慶祝佛誕,是少有的經驗。
心保和尚說明,佛教強調解行並重,學者們彰顯的是解行並重的圓滿境界,而且相當科學;科學是可被證明的,佛法也是。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漢表示,此次活動結合考古學家、文物保護專家,甚至比丘和比丘尼的構思,是前所未有過的經驗。
「此次在佛館大規模呈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活動結合科學與信仰,達到有形、無形資產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康寧漢指出,在藍毗尼園附近,兩年後將有飛機場落成,勢必有許多公共設施的建設和大量遊客湧進,除了平衡遊客的需求,又不失朝聖者的宗教情操,這是團隊面臨的挑戰。佛館館長如常法師介紹,佛館是為來自印度的佛陀舍利所建,星雲大師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希望打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從九歲到九十九歲、屬於大家的博物館,佛館開館第一年即湧進千萬人次,印證星雲大師的理念與想法。
現場與會者包括:佛館顧問張譽騰、佛光山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倫敦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法國文化評論家林祖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等二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