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尤蕊善行結緣 以佛法編織生命

文/陳德啟 |2018.05.06
2213觀看次
字級
陳尤蕊(第一排右四)、陳善果(第二排右一)與陳慶純(第一排左四)參加佛光會南區幹部成長營。圖/陳德啟
星雲大師表彰陳善果(右二)、陳尤蕊(右一)伉儷對佛光山的護持。圖/陳德啟
陳善果、陳尤蕊鶼鰈情深。圖/陳德啟

文/陳德啟

「願我消除業障煩惱,願我增長智慧福德,願我悟入佛性妙法。」一個樸實平凡的女子用一甲子的生命精進於行佛與入佛知見,或誦持或抄寫《地藏經》、《楞嚴經》;乃至生命的最後一哩路閱讀《法華經》;慧慈寺資深信徒陳尤蕊如此的深心悲願無不令人動容。於四月九日在聲聲佛號中安詳捨報的她,一生「與病為友」,精進學佛、念佛,展現強韌的生命力。

勤儉簡樸 鶼鰈情深

「為家計拚了三十幾年,即使事業有成,尤蕊依然勤儉如昔,過著簡樸的生活。」陳善果娓娓道出,結縭近四十年,尤蕊的勤儉持家讓他「揪感心」。有時想買個名牌衣服或皮包送給老婆,以犒賞其辛勞,老婆總是回絕,認為太浪費了。可是只要他或孩子需要添購衣物時,尤蕊卻是二話不說,精挑細選,再貴也不手軟,希望家人可穿得舒服又體面。

陳善果談到,尤蕊二十四歲罹患糖尿病,大約二○○六年開始洗腎,由於血管細又深沉,常受扎針之苦。當醫院建議換腎以延長壽命時,愛妻如命的他用行動表達真愛,捐腎給尤蕊,鶼鰈情深令人感動。

佛力加持 生命奇蹟

陳善果語重心長地說,換腎成功的尤蕊天天服用抗排斥的藥物,因免疫力降低而進出醫院頻繁,徘徊生死關卡。有一年由於腎臟排斥嚴重,腎功能指數急速上升,連醫師也束手無策;不可思議的是經過二天,尤蕊竟然不藥而癒,闖過死亡關卡。醫師嘖嘖稱奇地問:「怎麼活過來的?」尤蕊法喜說:「我向佛祖哭訴,我要活下去!」自此,醫師逢人便說:「這個病人用心念佛,展現生命奇蹟。」

雖然受病痛折磨,但尤蕊秉持「與病為友」,一心堅定修持功課,《地藏經》、《楞嚴經》、《法華經》都是定課,佛法的力量讓她身心輕安。

親子教養 信仰傳承

「人不輕狂枉少年」,身為尤蕊的獨子,陳佑宗侃侃而談,媽媽是位慈祥的人,為了家庭無私奉獻,年輕的自己不懂事,對於媽媽的教育方式,總是為反對而反對,覺得如此才能展現青春少年兄的獨特風格,才有少年的意氣風發。「以前媽媽要我學佛,總是拒絕,直到她病況嚴重,才開始轉念接受佛教。」健碩又有陽光氣息的陳佑宗閃著篤定眼神,傳達媽媽對信仰的堅持,以及對孩子的耐心與包容。

憶念融化在淚光裡,陳佑宗述說著隱藏心中的話語:「對媽媽我有很多遺憾,媽媽在世時,我還來不及讓她享福就離開了,心裡的愛也因為害羞而不常說出口,如果媽媽還在的話,我一定會天天抱著她說:『媽!我愛妳!』」

媳婦吳穎如分享,婆婆凡事替人著想,即便受委屈也不計較;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面面俱到的關心家庭生活。當有問題出現時,婆婆總是站在她的立場,教導她圓滿處理事情的方式。「能有這樣的好婆婆,我實在是個幸福兒!」從中學會感恩的她慶幸說。

對於孩子的教養問題,吳穎如道出尤蕊當阿嬤的趣事,提及有時候她的兒子過於頑皮,當阿公的陳善果疼孫心切,從不打罵;反觀和藹可親的阿嬤為了平衡教養方式,需要有人「扮黑臉」時,她就會立馬現出嚴肅的模樣,引導孫子學會自理與解決問題。儘管扮黑臉,尤蕊對三個孫子的愛是滿滿的,一視同仁的他買東西或禮物給孫子時,一定都是準備三分,細膩的心思深得三兄弟的喜愛。

慈祥風範 柔軟心性

從小就跟著尤蕊參加道場活動的乾女兒洪鈺惠,思念的淚水不斷湧出,她說:「乾媽視我如己出,帶著我參加道場活動、兒童夏令營,給予學佛因緣。」猶記得念大學暑假都會到公司幫忙,每天下午四點一到,法音清流就宛如咕咕鐘般響起。當熟悉的旋律傳入耳邊,總令人特別懷念。後悔沒有好好陪伴乾媽的她,願以誦經的心靈資糧永遠陪伴乾媽,並發願「行三好,傳承乾媽的善行義舉與信仰」。

由於受病痛之苦,總是以自己為例,叮嚀親朋好友要好好照顧身體,在家都會親手烹調營養又健康的養生料理。「乾媽不但細心又體貼,而且勇敢又善解人意」,乾女兒李宜蓁感念的說著,乾媽每次在準備餐點時,都會特別留意食材營養,讓她非常感動。平常也會教導她做人處事的道理,從其身、言教中感受其慈悲、柔軟的心性。

病苦為藥 廣結善緣

好友陳慶純述說,尤蕊的慈悲心量令人感動,舉凡道場建設、百萬人興學、法會共修、佛館護持等功德,只要一通電話,絕不說「No」。即使疾病纏身仍然精進於誦經、持咒,尤其背誦《楞嚴咒》,令人折服其過人的記憶力,可說是「以病苦為良藥」的最佳行者。

縷縷輕煙揚起,朵朵蓮花化現,地藏王菩薩來引路,祈願慈悲與精進的尤蕊,帶著家人、親友及佛光人的祝福,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