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蕙明
女兒大學畢業,從租屋處搬回家裡,大包小包、大箱小箱,我趕緊趁此機會順便來個大掃除,讓家煥然一新。
就先從衣櫥開始整理吧!
伸手挑起一件很久沒穿過的毛衣,是先生和我交往時送的耶誕禮物。那年冬天我們去台南旅遊,以為南部天氣暖和,沒有帶比較厚的外套,誰料入夜後竟有寒意,於是當時還是男友的他便趁我不注意,買了這件十分應景的外套。因為先生從來不上百貨公司購物,也不會送我衣服,這份禮物讓我十分感動,也一直珍藏著。只是近年來我已很少穿,因為感覺顯老,但我仍捨不得丟掉,又掛了回去。
拿起另一件黑白暗花的連身洋裝,腰間繫上一條亮亮的黑色緞帶,華麗卻不失活潑俏麗。那是我第一次領薪水時,在中山北路的晴光市場買的,當年這洋裝要五千元咧!再次穿上,側邊的拉鍊拉不上去,深吸一口氣,往上一點一點地拉,直到再也拉不上去。站在鏡子前端看,不見以前的輕盈曼妙,只能靠想像拼湊「想當年」。不猶豫,照樣放回原處。
撥開衣櫥另一邊看看,是我以前上班的幾套套裝,有裙裝、有褲裝,一件件並肩作伴,互相靠攏。西裝外套我還勉強能穿上,唯不能「上鎖」,至於窄裙、長褲,就是「站在半山看山頂」,愛莫能助,只能空嗟嘆。可我想念昔日那個一身帥氣打扮、穿著高跟鞋穿梭在辦公室的我。再掛回去。
衣櫥裡還有一些摺疊起來的衣物,順便徹底翻翻看。藏在抽屜最底部的,竟然是嬰兒的紅肚兜,而且還沒穿過。這是當年生老大時收到的賀禮,一放就是二十年,是誰送的早已不復記憶。拿在手上猶豫不決,又放回原處。
關上上層抽屜,拉開下一層。在一些常穿的便衣下面,有幾件很少穿的衣服,是朋友送給媽媽,她不喜歡,姐妹中我比較不挑穿,就全到我這兒了。想把它們送資源回收,但想到這些都是媽媽的,還是留了下來。
再拉開另一層抽屜,放貼身衣物、手帕、圍巾、手套等,也是滿滿的沒有空位。有一雙灰色格子條紋的襪子,已沒有彈性,左腳腳趾頭還破了一個洞,我肯定不會穿了,但一直留著。那是生老大時,待產室很冷,我請先生回家幫我拿的襪子;生老二有經驗了,再家先穿上了它,才去醫院安心待產。這麼有紀念價值,豈能丟掉?「衣衣」不捨啊!
想起幾年前,家裡需要騰出一個儲存空間,腦筋動到爸爸寄放的十來個箱子。打開紙箱一看,不過是已發黃的剪報、雜誌撕頁、手電筒、繩子、工作手套等。這些箱子,居然放在我家二十多年!我只考慮了一下下,就很阿莎力地丟了。
事後,鼓起勇氣告訴爸爸,沒想到他淡淡地回說:「把煩惱丟掉,好呀!這都帶不走的。身體健康、活在當下比較重要啦!」
爸爸不是給了我答案嗎?我,還猶豫什麼?
(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mypaper.pchome.com.tw/medody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