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告別無悔義工人生

 |2018.05.03
2413觀看次
字級
孫越的善心和正面形象,永留大家心中。圖/傅達仁提供

【本報台北訊】「永遠的孫叔叔」孫越一日病逝,他投身公益三十五年,且為專心公益,放棄演藝事業,宣示「只見公益,不見孫越」。晚年他受肺病所苦,戴著口罩也不停為社會奔走,回顧義工人生,孫越曾自評無怨無悔。

孫越四月初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發作,轉送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治療並插管,台大醫院昨晚證實孫越因敗血症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於一日晚間辭世,享壽八十七歲。張小燕和孫越、陶大偉三人相知多年,堪稱演藝圈「鐵三角」,如今僅剩張小燕一人在世,她昨在臉書發文,寫下一字「痛」,對老友孫越的離世,心情悲痛盡在不言中。

「您好,我是你的老朋友孫越」、「夜深了,打個電話回家」,孫越的低沉嗓音、誠摯語調,留下不少經典語錄,他的身影也常在公益廣告出現,關心議題繁多,從菸害防制、捐血、器官捐贈、扶助弱勢家庭、守護失智長者、關懷受刑人等,公益大使的形象深植人心。

一九八三年,是孫越投身公益的關鍵年。當時他是家喻戶曉的演員、又幽默風趣,事業正風光。《宇宙光》雜誌邀他參加「送炭到泰北」公益活動,他為了擠出時間參加,拚命趕戲,結果生了一場大病。他仍向醫院請假,帶了一個半月的藥和兩個導尿管就到泰北去了。

孫越回憶當時,他夜裡守著一個吊著點滴、命在旦夕的孩子,直到醫生無奈地宣布「孩子死了」,他直視死亡,百感交集,認為自己過了數十載安逸生活,決定此後要修改人生的方向。

只見公益、不見孫越

結束40年演藝生涯

從泰北回台後,孫越積極投入各項公益活動,更在得到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後,毅然宣布以後一年只用四個月拍電影、八個月要做公益。一九八九年時更決定全心投入公益,舉行「只見公益、不見孫越」記者會,再也不做有酬勞的演出,自此結束長達四十年的演藝生涯。

孫越曾說,「一息尚存,就能繼續幹活」,就一個一九三○年出生的老人而言,能做的其實已經有限,「但公益常繫我心,只期望我的棉薄心力能傳遞更多的平安喜樂,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為善」、「減害」的心思,也讓孫越斷了三十七年的菸癮。他十六歲時抽第一根菸,雖明知抽菸有害健康,卻怎麼也戒不斷,想戒菸想了二十年。直到他一九八四年在高雄拍戲,一個鏡頭結束後準備點菸,看到一旁有學生走過,他腦海突然有個聲音:「孫越,吸菸對人有害,你能不能吸呢?」

突然的靈光讓孫越「醒了」,他發現抽菸雖是個人自由,但同時也傷害人,他不僅把菸戒了,還成為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為台灣菸害防制法立法奔波請命,也用自身例子苦勸菸槍戒菸。

孫越常說,他的菸戒得太晚,菸毒早侵犯肺臟。二○○七年他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且長期受COPD所苦,常喘不過氣來,必須定時拍痰,且抵抗力變弱,可能小病就會引發肺炎,甚至一年內要進急診好幾次。

儘管身體變弱,孫越沒有停下想讓社會更好的腳步。他二○一五年七月底曾發燒近四十度急診住院,但面對政府批准日本菸商在台設菸廠,他八月中出院未久,就帶著董氏基金會到行政院遞交陳情書。許多次宣導戒菸的記者會,也會看到孫越戴著口罩、高聲疾呼的身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不只讓受助者得到支撐,也往往讓助人者得到快樂。曾有媒體訪問孫越,「回顧三十多年的義工生涯,您想對自己說什麼?」孫越答了「無怨無悔」,正是他義工人生的最好註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