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偏鄉左鎮區二竂柑仔園部落,學生每天上學來回要走三十六公里山路,連搭交通車都險象環生。圖/吳淑玲
【本報台南訊】台北都會學生每天搭捷運、公車上下學,通勤方便;但對偏鄉孩童而言,上下學卻是艱困迢迢路。台南市左鎮國小學生李詩婷暑假升國中,因市府規定國小才有校車接送,國中則無,憂心無法和同學一起就近升左鎮國中,得走山路轉學到他校。
左鎮國小校長李智賢說,依規定升上國中應就不能搭國小交通車,但同戶兄弟姐妹有國小及國中會通融,或是隔代教養及弱勢家庭能載一個就多載一個,「在偏鄉,沒有交通車,孩子求學路更遠了。」
左鎮國小二○○二年起陸續接收被裁併的草山、岡林兩所國小學童,學區距學校最遠達二十公里,因山路崎嶇無法行駛大型遊覽車,須靠小巴士分三路線接送學生。兩年前教育局以經費拮据為由,欲將偏鄉小校校車經費從一年一千八百萬元減至五百三十一萬元,讓學生改搭公車上下學。
但多處偏鄉根本沒有公車到達, 引起民眾反彈,教育局後來修正,原行駛校車的二十一校,除了六校有公車經過,十五校仍維持校車接送,學生約三百八十人。
「我想讀左鎮國中,希望能繼續搭交通車!」就讀左鎮國小六年級的李詩婷和阿公阿嬤住在二寮柑仔園偏遠部落,每天搭車上下學要走三十六公里巔簸山路。今年暑假升國中,她想和同學一起讀左鎮國中,但國中沒有校車,阿嬤要她每天走路改讀龍崎國中。
左鎮國小畢業生不能留在本地讀國中,交通是最大關鍵。住二寮觀日亭附近的林媽媽無奈地說,去年小孩國小畢業,必須載孩子去搭公車,但往國中的公車班次少且還要轉車,上學會遲到,最後只得選擇有公車到的新化國中。
台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獻明表示,國小有交通車是依據「原裁併校學區及情況特殊學校學生交通費補助辦法」辦理,左鎮國小今年有兩名畢業生住在草山及二寮山區,升國中後每天上下學來回是三、四十公里山路,但祖父母年邁無法接送,已請國中、國小兩校校長協調,在交通車有空位前提下,國小同意順路接國中生。
「為什麼小學可以搭交通車,讀國中就沒有,不都是我們的孩子嗎? 」台南左鎮國中家長會長王雅虹指出,偏鄉求學路艱苦,有國中生住處偏僻,因家長無法接送,孩子被迫無照騎機車,在地方是公開祕密,但政府鴕鳥心態當做不知情,她也表示,教育局說在交通車有空位前提下可順路接,但沒有說「如果沒有空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