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高工校園,好幾塊草地都可看到粉紅色盤龍花柱。圖/瑞芳高工提供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立瑞芳高工木工廠前,出現許多粉紅色的「盤龍花柱」,師生行走其上,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因為腳下可能就有二級保護植物「綬草」。
校方指出,大約六年前,吳文榮老師在校園內發現第一株綬草,他就很關心綬草在這塊草地上的繁衍情形,綬草在沒有開花時,葉子很容易被當成一般雜草而清除掉,吳老師因長期觀察綬草,已能輕鬆辨認出綬草與雜草。
今年三月中,吳老師發現這塊草地上綬草的數量比往年來得多,而且不是集中在某一區塊,整塊草皮處處可見綬草的蹤影,校長顏龍源特別將這塊草地列為「綬草保育專區」,確保綬草族群可以在校園內繁衍下去。
目前正是綬草開花的季節,瑞芳高工學校內幾塊草地都可以看得到粉紅色的「盤龍花柱」,尤其是木工廠前的這塊草皮,更是處處都覓得著綬草的蹤跡。
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是台灣原生蘭花,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蘭花,它的花序如綬帶一般而得名,又因其花序如紅龍盤繞在花莖上,肉質根似人參,故綬草也常被稱為盤龍參。它的花期在清明前後,也叫「清明草」。
因據傳綬草具有中醫療效,在過度採集之下田野中已較難見到,目前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為二級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