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龍二年前開始練習射箭,因練得勤,他不僅成了部落及鄉內射箭高手,也因長時間引弓射箭,右手的食、中、無名指指紋磨平且長繭,成了沒有指紋的男人。圖/羅紹平
【本報台北訊】國人到海外旅遊風氣興盛,有醫美醫師發現,愈來愈多民眾因為微整形或是動了整形手術,而被卡在機場的快速通關臉部辨識這一關,場面尷尬。移民署指出,自動通關系統是採取容貌及指紋同步辨識模式,不太可能發生兩種方式都失敗,萬一出現這種異常情形,移民官會用人工查驗,確認身分後放行。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有一名男患者於出國前,切除臉上四顆突出的黑痣,沒想到機場快速通關系統無法辨識,只好改走人工通關。也有年輕女生在出國前打美白針,可能因為劑量太多,臉部膚色白得過頭,她站在臉部辨識螢幕之前好幾分鐘,系統就是無法正常偵測,讓她糗到最高點。
「臉部辨識系統相當精準,就像臉部照妖鏡。」整形權威林靜芸建議民眾,出國前兩三天最好不要接受微整形或是注射填充物,以免過不了快速通關,「如果動了雙眼皮、拉皮等這些手術,建議重辦臉部辨識」。
林靜芸指出,由於這類個案愈來愈多,如果得知當事人在做了微整或是整形手術之後,準備出國,就會主動開立診斷證明,詳述做了哪些整形、微整形,在台灣機場卡關,只要改走人工通道,就怕到了其他國家海關,因為容貌與護照照片差太多,遭拒絕入關。
振興醫院皮膚科主任藍淑馨說,整形應力求自然,不要一下改變太多,如果出國之前動了刀、做了微整,最好以手機拍些術前及術後的照片,當作佐證,以便不時之需。
沒指紋
快速通關變麻煩
住在台東卑南鄉的六十九歲陳明龍,二年前開始練習射箭,每天至少射一百支箭,他的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因不斷拉弓,被弓弦摩擦出厚繭,最後連指紋都不見了,成了「沒有指紋」的男人,現在右手只剩大拇指、小指還有指紋。
由於機場快速通關須按捺指紋及驗眼睛虹膜,陳明龍只剩大拇指及小指有指紋,每次出國旅遊時,海關會問東問西,最後還要拍照存檔,才讓他通關,他成了最後上飛機的人。其實不只陳明龍,像是板模工或是漁民,也會因為工作時不帶手套,把雙手十根指頭上的指紋都磨平。
移民署國境大隊表示,旅客註冊自動通關時,會留下容貌及指紋兩種生物特徵,做為辨識依據,且這兩項特徵是同步執行,也就是旅客走進辨識區直接按指紋,系統確認後就會放行,不一定使用容貌特徵來辨識。萬一辨識不成功,移民官會馬上接手查驗,正常使用護照的旅客,只會多花一點時間查驗,不會影響行程。
國境事務大隊表示,自動通關系統於二○一二年建置,初期只有留旅客容貌特徵,沒有指紋資料,若旅客有需要增加指紋資料,可重新註冊。相關人員指出,美白、整容等手術,是有可能改變旅客的容貌特徵,但不太可能連指紋都改變,實務上,也沒有接到旅客整容後,出入國境線遭到「卡關」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