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現象,令近九成的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發展。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低薪問題有多嚴重?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傅文芳表示,大陸會計師事務所起薪兩年前就已經追上台灣,且年年上調;台灣則年年凍漲;KPMG人資長歐耀軍表示,員工想從香港調來台灣工作,待遇大概要砍一半才符合灣的行情。
會計師指出,台灣會計系大學畢業生,目前起薪約34K左右,但大陸起薪已達八千二百五十元人民幣,換算新台幣超過38K。
不僅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起薪高過台灣,連重慶、成都、烏魯木齊等二、三線城市的事務所,起薪也比台灣高。
不少香港人很喜歡台灣的氛圍,想要移民台灣。歐耀軍說,曾有位在香港KPMG工作的員工希望調來台灣KPMG工作,他知道台灣薪資水準較低,主動提出願意薪水打七折,歐耀軍告訴他,要減半才符合台灣的行情。
雖然這位愛台灣的員工表示願考慮,但歐耀軍說「不考慮,因為時間一久他一定會覺得不公平,待不下來」。
近9成上班族 有意海外發展
1111人力銀行針上班族進行海外工作意願調查顯示,有近九成的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發展或曾經有海外工作經驗,主要著眼於薪資好、累積經驗及看好當地產業發展;最受青睞的國家是大陸及港澳。
交叉分析顯示,在海外工作的受訪者平均年薪為一百一十二萬元,而想去海外工作的受訪者平均年薪僅六十二萬元,差距達五十萬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求職者西進意願,十八至二十四歲的年輕族群中,有百分之九點七想到大陸工作;四十至四十九歲的資深族群,則有百分之四十一點六想去大陸工作。
和十年前相比,想去大陸工作的資深族群增加了三點六個百分點,年輕族群增加了七點三個百分點,顯示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想去大陸工作。
低薪問題的因素,還包括勞資兩方議價能力不對等,導致生產力提高但薪資卻停滯。央行認為,「政府絕對有必要介入」,站在弱者那一邊;如果政府坐視,恐使弱勢勞工處境更加不利。
為解決低薪問題,央行建議,政府可提高最低工資,並透過道德勸說、提供誘因或採強制性手段促使企業調薪。
央行:政府絕對有必要介入
央行表示,理論上薪資由市場供需決定,但現實上,勞動市場失靈是常態。
技術改變、金融化、全球化及工會密度下降,使全球勞動市場大都出現嚴重的市場失靈,勞動生產力成長率明顯高於薪資成長率,普遍出現薪資成長停滯的現象。
先蹲後跳 薪資有成長機會
一位物流業總經理許文忠表示,他退伍後以高職學歷在國際物流公司擔任司機,歷經十六年進修、取得研究所學歷,年薪翻漲五倍逾百萬元。「不可能一輩子都送貨。」他說:「工作是要慢慢經營自己,而非等待公司幫忙加薪水。」
新北就服處表示,時下年輕人多不願從事3K(骯髒、危險、辛苦)產業,事實上應徵這些職缺,每人都有多達六個工作機會可選擇,且有些3K產業極具「前瞻性」,年輕人若能「先蹲後跳」度過學徒辛苦階段,未來不乏薪資翻倍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