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 風光 三千諸佛 皆出大寮 以歡喜心備辦大眾飲食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8.04.07 語音朗讀 25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師生以歡喜心備辦飲食,供養大眾。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一個羅漢一份齋,感謝十方信施及佛光山常住讓我們安心辦道。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吃飯時,應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不生瞋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把料理當成修行的法門,把廚房當成空白的日記,用食物來為它增添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加入歡喜心來料理食物,加入供養心來創造飲食」,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重新恢復學院大寮典座﹝註❶﹞的運作,讓同學們切身感受自古許多大德,在大寮中淬礪身心、開悟見性的心境。 《維摩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在佛門中備辦可口的素齋,也是度眾的法門之一;而廚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也是大冶烘爐,若能於廚中安住身心,淬煉自己的心性,更是修道者磨練自己、修身養性的最佳選擇。誠如星雲大師所說,「修行人至少要具備三種執照,來增加自己弘法利生的力量」,燒柴煮菜便是其中的必修功課。 從今年三月起的每一天藥石﹝註❷﹞,同學們分組,輪流擔任大寮典座及行堂的工作。這一次,學院同學發揮「集體創作」的精神,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從菜單規畫、食材採購,利用中午零碎時間到大寮備菜,都可看出大家不分你我、互相合作的精神。每天的藥石典座,彷彿與時間賽跑,下課鐘聲一響,典座組的同學即刻迅速動作,往大寮衝去「作戰」。現代學子多半因工作、家庭環境因素,少有機會下廚,所以同學們對於典座學習,都感到非常新鮮、有挑戰,希望能以一顆歡喜心烹煮出美味的叢林菜。 典座除了可以培養大家的烹飪技巧,也磨練同學的細心耐心,過程中必須學習接受來自各國不同的文化、習慣,還有洗菜、挑菜、刀工的磨練,如何安全又迅速完成色香味俱全的大眾飲食,絕對是一門功夫!做菜得先放下我執,善用食材本身的特性,方能料理出美味的食物。 星雲大師也曾說過:「煮東西,不是要把食物煮熟了請人吃,而是要把『心』煮給人吃。」從烹煮到品嘗的過程中,其所隱藏的蘊味,從修身到做人,可說是無一不涵括;因此,以一分真誠心料理出的飲食,可以說是最快速、方便,又能讓人領會心意的供養。若廚房的典座者還能夠以美味、美作、美心來供養大家,那就是最美的一顆佛心了。 ﹝註❶﹞大寮,為古代禪宗叢林道場備辦大眾飲食之處所,又稱香積寮、香積廚;典座,指在大寮中備辦飲食的人。 ﹝註❷﹞佛制比丘過午不食,故禪宗寺院稱午後之飲食為藥石,亦即晚食之隱語。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下一篇文章 沙彌日記—聖地行腳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3【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4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5【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06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07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8【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9【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10【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