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有上網瀏覽新聞的習慣,通常讓我感興趣的新聞不多,只是隨意看看打發時間。視線往下滑過,通篇都是政治口水戰、明星花邊誹聞、名人桃色風波等熱門主題。這時,有一則新聞敘述戰火無情攻擊,它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決定要好好讀完。
圖/River
劉雅晴/台中市華盛頓高中三年三班
平時我有上網瀏覽新聞的習慣,通常讓我感興趣的新聞不多,只是隨意看看打發時間。視線往下滑過,通篇都是政治口水戰、明星花邊誹聞、名人桃色風波等熱門主題。這時,有一則新聞敘述戰火無情攻擊,它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決定要好好讀完。
報導說一位住在敘利亞反抗軍控制區阿勒坡的七歲女童阿拉貝,她在與母親費瑪共用的推特帳號,留下一則訣別文,裡面寫道:「我們確信軍方現在正追捕我們。親愛的世界,我們來日再見。Bye─費瑪#阿勒坡」她們的推特帳號接著被刪除,原因不明,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
一天後,這個帳號神奇恢復,她們更新訊息寫道:「我們正遭受攻擊。無處可去。每分鐘都感受到死神召喚。為我們祈禱,再見了。─費瑪#阿勒坡」這些話引起大批網友的同情以及國際間的關注。
阿拉貝的家鄉正遭受敘利亞政府軍和俄軍的猛烈轟炸,阿拉貝從去年九月開始藉由「推特」告訴世人當地戰火蹂躪下的生活,包括被炸彈空襲、被生化武器攻擊與軍隊交戰等,一字一句流露出對和平家園的渴望。其中,戰地的影片、照片更是直接的記錄戰爭的恐怖。
我看到其中一篇發文寫道:「今晚我們的家沒了,被炸彈炸毀而我也身陷瓦礫堆。我看到有人喪命,我也差點死了。」隨後,阿拉貝也貼出一張自己渾身沾滿塵土的照片,我看了以後十分震撼,想像著溫暖堅固的家崩塌的情景,想著那令人心碎的瞬間,原本孩子們奔跑嬉鬧的土地上,被戰火燒成一片死寂;銀鈴的笑聲不見了,只剩壓低的哀泣飄散在斷垣殘壁中。砲火中人類的生死只有一線之隔,誰能救救那些孩子?我內心一陣激動憤慨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感覺哽在喉頭,令人呼吸困難。
最後,她們的一則貼文又寫道:「我們現在無家可歸。我受了一點輕傷,從昨天晚上就沒闔過眼,我好餓。我想活下來,我不想死。」簡短文字道盡戰火的殘酷,讓人看完後也為之鼻酸。看到這些因為無情的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無辜人民,突然覺得每天早上有飯吃、能到學校上課、有父母的關愛叮嚀,這些對我們來說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卻是那些孩子們眼中奢求的幸福。他們所希翼期盼的,只是安然舒適的一夜好眠、熱騰騰的一餐溫飽,如此簡單的願望卻因為戰爭而變得遙不可及。
戰爭的目的可能只是為了利益上的衝突或是某些人的野心,但卻會帶來嚴重的世界問題,就像熱帶雨林當中一隻蝴蝶振翅而引發的連鎖效應一樣,波及範圍非常的廣大。戰爭讓繁華的城市淪為廢墟,炸碎了多少年輕的希望,多少條寶貴的性命陷落在血淚中,多少個襁褓中的幼童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多少個劫後餘生的幸運兒成了別人眼中衣衫襤褸、窮到無立足之地的難民。
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世界上不要有戰爭的發生,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能用溝通交流搭起友善的橋梁,以寬待包容的心弭平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