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聊天室 爸媽網路成癮,孩子怎麼辦?

文/第五德嘉 |2018.04.05
2124觀看次
字級

文/第五德嘉

現在,是孩子們苦惱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網路上癮的荒謬時代。

原住民朋友莉慕依,曾經在座談會時提到3C對部落的危害。自從手機、平板進入家鄉之後,敬稱為「姆姆」的長輩們忙著上網打電動,致使部落的訊息傳達與活動策畫都出現延遲,在外工作的她,對此只能報以無可奈何的苦笑。

在一起孤獨

任何事物,過與不及皆不是好事,超量使用社群軟體與影片分享程式,會產生不當行為或人格異變,進而成為「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的人。

某次同學會,理應是互相噓寒問暖、聊聊近況,沒想到竟然人手一機,各自滑了起來,變成典型的「在一起孤獨」。這時,有位同學覺得不妥,於是提議將3C全部放到餐桌上,想滑的人今天要請客。

剎那間,一片鴉雀無聲,大家乖乖把手機交出,這場聚會終於能達到敘舊的目的。可見,連大人都禁不起網路的誘惑。

網路成癮症候群

當成年人經不起網路誘惑,子女就得承受爸媽不肯離線的行為變化。因為過度依賴網路,無論是沉迷或嘗試戒斷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

一、行為暴躁、身心失調

一旦網路被中斷,依賴者會不安、易怒,心裡極度焦慮,甚至身體不適、無法入眠。這時候,會看到爸媽心中的小惡魔在「知錯能改」與「知錯不想改」中掙扎,有時還會罵孩子出氣。

二、注意不集中

爸媽若長期沉浸網路,對其他事物缺乏興趣及專注力,自然無法定心做事。上班想睡覺,下班漫不經心,三餐出現「敷衍型」食物,甚至冰箱空空、家事停擺。

三、刷存在感與騷擾

過度仰賴網路資訊時,容易接收到不正確的知識,也會出現一直傳長輩圖,或是一天發出無數個「認同請分享」的訊息,打擾到親朋好友而不自知。

孩子怎麼辦?

透過網路,雖然可以快速連結人際關係,排解寂寞、維繫感情,進而產生被關注的幸福感。但如果爸媽過度沉迷,孩子該怎麼辦?

一、溫情攻勢、求助專業

輕度及中度成癮,可用溫情攻勢告誡爸媽,無需傷害親子關係。若無效則可尋求專業管道,找師長與輔導室老師幫忙。也可以將學校的「慎防網路上癮」DM放在桌上,不著痕跡地跟爸媽分享。人都知道自己上癮,只是找不著回到現實的標準作業程序罷了,這些教育局製作的神奇小卡對同學有用,對爸媽自然也有幫助。

二、培養興趣、轉移注意力

多約爸媽外出運動、旅行、接近大自然等,將他們的注意力拉離網路世界,慢慢降低依賴性;也可以請爸媽安排假日行程,讓他們與外界保持連結,重塑成就感。

三、自我獨立

首先得把自己當成「偽孤兒」,凡事靠自己。當網路上癮波及大人世界,做子女的除了不要模仿爸媽的不當行為,更需要自立自強,照顧好自己,再想辦法Do Something!沒有什麼比相信自己更重要的了,只有先做好心理建設,才能陪伴爸媽,同時儲備力量走向未來。

網癮如同毒癮

總而言之,網癮有如毒癮,會慢慢腐蝕人心,讓人依賴它而無法自拔。不但影響個人身心、使之隔絕於人群,還會影響家庭收入,造成混亂失序。所以,一旦注意到父母有網路成癮現象,必須親上火線進行溝通,警醒長輩,事不宜遲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