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支付新制今年元旦上路,因制度大變革,許多長照服務單位不適應。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長照支付新制今年元旦上路,因制度大變革,許多長照服務單位不適應,還傳出引發照顧服務員離職潮。不少照服員在社群網路抱怨,本來薪水就不穩定了,新制沒了證照費、轉場費,有人的薪水反而比過去更差,乾脆離職。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長照司籌備辦公室副主任陳素春表示,新制上路後,目前全台長照服務單位尚未申報完畢,對於照服員給薪部分,還無法全面掌握,但持續注意薪資問題。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居盟調查,很多長照服務單位對新制不熟悉,加上申報資訊系統未完成,核銷作業不順暢,估計目前全台各縣市一月分完成核銷的單位不超過三成,許多單位仍得自掏腰包貼錢。
林金立指出,有單位圖方便,以最保守的論服務項目拆帳方式給薪,單位和照服員「六四」拆帳,加上民眾仍希望照服員留在家久一點,如此一來,拿到的時薪就比過去低。儘管新制已跳脫以時計價,有單位為節省成本,自製服務給薪清單,將所有項目的服務時間精算,例如規定協助沐浴一次只能十五分鐘,超過要賠錢。
林金立說,這恐影響照服員與民眾之間的信賴感,會導致「江湖大亂」。居盟已於三月三十日召集會員團體,呼籲各單位盡速理解新制。至於新制是否真的引發照服員離職潮?他表示,沒接到業界消息,不過照服員轉職為薪水較高的照顧專員、或被挖角、或自己開業的情況確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