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照需求大增,但照顧服務員依然大缺。衛福部統計,去年照服員僅增三千多人,又外傳不少照服員因未拿到政府宣稱的三萬二千元薪水,興起一波離職潮,不少照服機構因個案大量湧入卻派不出人,疾呼「拜託快把照服員找回來!」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約占百分之十四,外籍看護工人數已有二十五萬人,而衛福部去年預估照服員人力缺口約五千至一萬二千人,另估計長照需求約六十六萬至七十三點七萬人。但去年卻只增三千二百二十三名照服員,實際使用各項長照服務者也僅十一萬人,相當於使用到長照服務者不到二成。
「照服員真的嚴重不足。」聯順居家護理所長汪秋蓉說,該所成為長照特約A級單位後,二周內湧入超過二百位個案,相當於過去一年個案量,但所有機構都有找不到照服員的問題。
「照服員一年只增加三千人太少了。」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指出,外籍看護人數持續成長,代表長照需求攀升,但照服員卻增加不多,無法用到長照服務,民眾只好聘外勞。
長照司籌備辦公室副主任陳素春卻樂觀表示,照服員增加三千多人,「我覺得還不錯」,照服員訓練後投入工作比率難掌握,估計今年有更多人投入。
長照支付新制今年元旦上路,因制度大變革,許多服務單位不適應,傳出有照顧服務員離職潮,原因是未拿到衛福部喊出的三萬二千元月薪,甚至薪水比過去更差。衛福部表示,有多少人離職並不清楚,還要再釐清。
社會對照服員不尊重
一名桃園縣照顧服務員職業工會幹部說,照服員離職是因薪水不高、工作沒保障、人力配置不當、福利不佳、無升遷機會等多種因素造成,加上社會對照服員不尊重,才使人力流失,不完全是新制的不適應造成。
林金立表示,要把照服員找回來,須有穩定的政策制度發展及薪資結構,服務單位要設計職涯發展制度,協助照服員提升專業性、增加競爭力。
長照新制實施三個月來,抱怨聲音非常多。陳素春說,將蒐集地方政府及長照服務單位所提出的意見,把碰到的問題與困難一併於六月進行檢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