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人口老化、人力不足,使用除草劑是最方便的清除管道,但其實有更聰明的雜草管理學。圖/資料照片
【本報新竹訊】農業人口老化、人力不足,使用除草劑是最方便的清除管道,但其實有更聰明的雜草管理學。從事蔬果批發的黃政權深知除草劑破壞生態,去年十二月起號召台3線新竹縣沿線商家、茶農組成割草大隊,幫助公部門及老農解決除草的人力問題。
黃政權不捨媽媽扮演蜜蜂的角色,辛苦為絲瓜授粉,深感除草劑破壞生態,決定組成割草大隊,目前有約三十名義工,除了每月第一周執行割草任務,更重要的是,到各村落推廣不使用除草劑,目前舉辦了十五場生態講座。
黃政權說,他發現農夫老化嚴重,不得不使用除草劑,讓他痛心的是,有農民透露「使用後,農作物真的不好吃,但年紀太大、無幫手,不得已才使用除草劑。」黃政權期待透過日益茁壯的義工團隊,發揮「阿甘精神」,逐步讓除草劑退出台3線,重新讓蜜蜂安心回到農園,守護自然生態。
他指出,農委會去年十月有發公文,明定可使用除草劑的範圍,但許多人不知道,所以在講座中協助宣導,例如馬路邊、休耕期都不能使用除草劑,另也幫助農夫友善農耕,未來搭配在地市集,讓無毒農作轉型。
宜蘭縣於二○一五年訂定非農地禁用除草劑,包括公共空間與私有空地,禁止噴灑除草劑,當時為了因應人工除草人力增加,縣府輔導街友組成「除草隊」,也讓「除草」成為街友重新踏入職場的生活技能。宜蘭縣府指出,為因應除草人力,當時實施約兩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