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自強運動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03.30 語音朗讀 56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京的兵工廠:同治年間,南京的兵工廠即金陵機器製造局,由李鴻章在英法聯軍之役後創辦,為近代機械化工廠,是自強運動的象徵。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廣州的滿族士兵:同治年間,一群體格健壯、面容英武的廣州滿族砲兵,正集聚休憩。有相當數量的滿族與漢族士兵,接受西式軍事訓練,並學習使用西式武器。儘管如此,軍隊仍然沿用了舊式的編制。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廣州洋槍隊:晚清時期,整齊肅穆的洋槍隊正排排站著,這是由西方軍官在廣州所訓練的中國軍隊,有著西式裝備。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接著二次英法聯軍,清朝連續敗於西方,使中國人第一次面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嚴峻挑戰。之後,又爆發太平天國之亂,面對內憂外患,清廷痛定思痛,在洋務派官員推動下,以魏源所提「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口號,「自強」、「求富」為目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理論基礎,自1861年起在全國展開變革運動,又稱「自強運動」。 當時清廷洋務派官員,在中央以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沈桂芬、文祥等為主要代表,地方上則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發出呼籲。自強運動之主要內容,一在學習西方之器物技藝,一則在辦理對西方之交涉事務。最初學習西方之槍砲、船艦,隨後擴及鐵路、西法開礦、電報、郵政、銀行、鑄銀,及農、工、商新法等。最終目的在於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並有效抵禦外敵入侵。 儘管如此,自強運動並沒有觸及近代化過程中關鍵的社會習俗、教育體制以及法律建制等內容,而且屢遭保守派的掣肘,清廷上層仍然聚集了大批守舊分子,抱殘守缺。 1894年,中日兩國因朝鮮問題發生衝突,隨後爆發大規模海陸戰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陸軍亦大敗,史稱「甲午戰爭」,代表了自強運動失敗,以及日本「明治維新」的崛起。 中國人開始反思日本強大的原因,意識到僅僅學習西方的技術而沒有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根本變革,國家不可能走入現代化。在自強運動期間成長起來的新式知識分子,進一步地覺醒了。 (本系列圖文取自2018年1月楊世緘出品、商周出版之《晚清臺灣》,此篇圖皆為約翰.湯姆遜攝影) 李鴻章設立金陵製造局:1865年,時任兩江總督的李鴻章,在南京雨花台設立「金陵製造局」,專門製造多種口徑的大砲、砲車、砲彈和各種軍用品。此外,李鴻章開始讓軍隊接受西式訓練。在其直接、間接影響下,各地兵工廠和技術學校努力不懈,帶來進步的跡象,而蒸汽砲艇和鐵甲船組成的艦隊也成為進步的象徵。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法語 日日觀音 下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 佛寶節品阿彌飯 熱門新聞 01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2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3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2025.10.2304建築師揮灑狂想 太空鴨降落南韓2025.10.2305越南中央佛教執委會 參訪光明大學2025.10.2306【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2025.10.2307認識日本單位2025.10.2308【相守一輩子】隨時調整心態 守護婚姻2025.10.2309柬埔寨德崇國際機場 安奉金色大佛2025.10.2310風電機庇蔭 聰明羊群躲陰影涼快2025.10.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江南北】梧州龍母廟【藏在剪紙中的故事】上海星雲文教館美術館【書藝心語】眼界【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寰宇采風】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寬鼎畫語】 佇立在歲月的森林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