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喜怒不形於色」難以實現的原因,一項研究顯示,人的各種情緒除了通過表情,還會通過「臉色」變化表達,無需肌肉動作,且約七成人能「察言觀色」,迅速識別出這些情緒。
日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期刊上的研究,判斷一個人的情緒,可以通過觀察其鼻子、眉毛、面頰或下巴等處,由細微血流帶來的臉色變化,這些變化由中樞神經系統引發。
研究人員在無表情的人臉圖片中,加上四種臉色,包括「開心」、「悲傷」、「悲憤」、「驚喜」,然後交給二十位受試者分辨。結果顯示,約七成受試者正確識別出「開心」,「憂傷」的識別率約七成五。但是將「開心」、「悲傷」等有表情的圖片,臉色改為「憤怒」時,受試者會認為圖片「怪異」,卻說不出哪裡出了問題。
研究人員舉例,感到厭惡時,嘴角會呈現出藍綠色,鼻子和額頭卻呈現出紅綠色。面頰和太陽穴泛紅的笑臉是開心,而同一張笑臉如果前額更紅一點、下巴沒那麼藍,則表示驚訝。
研究團隊已開發出用於識別面部表情的程式軟體,未來有望結合AI人工智慧,用於表情識別和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