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時,學務處的老師在台上賣力地拿出一件件的遺失物,希望它的小主人來把它認領回去,可惜效果不彰,最終仍有一大箱衣物、餐盒乃至於眼鏡等,都未被認領回去。
類似這樣隨身物品弄丟,學生本人卻絲毫無感的現象,近幾年有愈來愈誇張的趨勢。
各校也都為了堆積如山的遺失物,究竟該如何處置而大傷腦筋,尤其裡頭又不乏昂貴新穎、未用過幾回的東西,真是丟也不是、轉贈給需要的人也不是,畢竟這些物品,都是學生家長的血汗錢所購買來的。
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真正令人痛心的是,現下的孩子生活實在太過富裕,東西弄丟了也不痛不癢。最基本的「知福惜物」觀念,在這一代孩子的身上幾乎消失了。倘若身為孩子教導者的家長與學校老師,不趕緊再多進行一點「知福惜物」的教育,台灣的未來還真令人憂心。
如果孩子不能感受到「得來不易」的道理,就不會知道生活的難處,日後遭受困頓時就沒有面對的能力,因此,孩子對於遺失東西卻無感這件事,真的不能等閒視之呀!
李學(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