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廳的一隅,燭光下是美味佳餚,四周書架上滿滿是我喜歡的好書。假日時刻,正享受悠閒時,突然一首歌竄進耳裡,觸動了生命最深層的呼喚。圖/取自網路
文/吳娟瑜
西餐廳的一隅,燭光下是美味佳餚,四周書架上滿滿是我喜歡的好書。假日時刻,正享受悠閒時,突然一首歌竄進耳裡,觸動了生命最深層的呼喚。
什麼歌?誰唱的?
熱心的服務生寫了一張紙條給我,Daniel Levi〈I’envie d’aimer〉,原來是一首法國情歌。絕不是因為燭光、書香、美食,讓我被打動,而是歌手情感充沛的唱腔,讓不懂法文的我迷醉其中。
與靈魂相遇
多數的我們,出生以來,一路尋找著失落的自己。我們渴盼爸媽全心全意的愛,我們追逐情竇初開少男少女的眼神,我們哭泣著要愛人不要離去,我們恨意十足地把背叛的配偶推開……
老實講,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
一路奔波,終究換來了不明白的自己、不清楚的情關。直到有一天,如同我這般地坐在餐廳角落,順著音樂的流轉,隨著情感的回憶,藏了許多年的眼淚突然排山倒海而來,霎時間把自己給吞沒了。
孤單帶來成長
這一生,我們和許多人相遇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我們也用盡心血和人交談、傳LINE、上聊天室,來找到生命的位置,但愈往外尋找,愈是證明了內心的空虛有多深。其實……
孤單是一件好事。
孤單的人,才能看懂靈魂的刻痕有多深。
孤單的人,才能找回和自己獨處的幸福感。
孤單與愛情
一位網友分享失戀後享受孤單的幸福感,聽得我一愣一愣的,但終究明白了她的聰慧所在。原來,她從孤單懂得了愛。
在她的分享裡,提及分手後的椎心痛苦,她說:「早已心理有準備,分開是必然的;但是,比預期的痛還痛,度過了一段槁木死灰的日子,也有過回頭是岸的糾結。」
最終,她選擇了找親朋好友訴說自己的「痛」、自己的「孤單」。說了半年多,她從大家的眼神裡看到自己的「幼稚」,也從他們的回應發現自己的「不足」。
接下來,連根拔起的是「自憐自艾」。她在臉書私訊寫著:「孤單是一個假象,我以為愛人回頭,我才能活出幸福;我以為愛人笑臉迎人,我才能快樂似神仙。錯!錯!錯!是我把自己孤立起來,我──何必為難自己?」
成熟為孤單加分
年約三十二歲的女性網友,在成長的階梯上爬升得很快,幾次的愛戀受挫,她看出了自己重複著「找愛人麻煩來證明自己有多重要」的把戲。
「我沒把自己準備好,對方又如何與我相處?」她抓到了自己的情感黑洞,逐步向身心成熟挪步。
「不再感到孤單了嗎?」我關心地問她。
臉書傳來她的回覆:「吳老師,孤單是自然的,但不是必然的。如今,冷靜下來,我將自己的感受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回想起以往和那些前男友的相處,只有心存感謝;沒有此刻的孤單,我無法感受他們曾經對我的好。」
原來「孤單」時刻,人在默默療傷之餘,更能深刻反省,也更能找回勇往直前的動力。顯然,當成熟為孤單加分,孤單反而是美事一樁。
彷彿我在西餐廳的片刻,儘管音樂觸動了內心的孤單,但也豐富了生命覺知的靈敏,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