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舜的魔幻世界《野台戲》 文/顧德莎 |2018.03.04 語音朗讀 32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從小就是個戲迷,嘉義城南有兩間廟,七月的時候做醮,歌仔戲、布袋戲打對台,鑼鼓喧天的台下大人小孩來來去去,圍著戲棚的是各種小吃,裹糖漿的鳥梨、沾甘草粉的芭樂、烤玉米。 圖/時報出版提供、范毅舜攝影 我從小就是個戲迷,嘉義城南有兩間廟,七月的時候做醮,歌仔戲、布袋戲打對台,鑼鼓喧天的台下大人小孩來來去去,圍著戲棚的是各種小吃,裹糖漿的鳥梨、沾甘草粉的芭樂、烤玉米。 圖/時報出版提供、范毅舜攝影 《野台戲》圖/時報出版提供、范毅舜攝影 文/顧德莎 我從小就是個戲迷,嘉義城南有兩間廟,七月的時候做醮,歌仔戲、布袋戲打對台,鑼鼓喧天的台下大人小孩來來去去,圍著戲棚的是各種小吃,裹糖漿的鳥梨、沾甘草粉的芭樂、烤玉米、在廣場上交織著迷人的氣息,那時候廣場還沒有鋪柏油水泥,夏天坐在台下看戲也不覺得熱,散戲的時候一個人摸黑回家,忠孝節義和才子佳人的劇情,隨著一盞一盞路燈點亮童年記憶,也成了生命中某些價值觀的養分。 2018年元月,高中同學把國際攝影大師范毅舜請到嘉義演講,介紹他的新作《野台戲》,我一翻開書,就被書中的照片深深著迷,好像時光倒退,那些台前台後的臉譜一一浮現,范老師用他的真心拍出原汁原味的台灣底層的生命情調,不卑不亢的梨園人生。 這本書沒有打燈、布置、擺拍,攝影者的眼睛看見甚麼,就拍下甚麼,準備上台前的仔細裝扮、台上投手舉足的身段、台下或躺或臥、或等待的淡定表情、或溫柔眼神,在攝影者眼中都是迷人的風采。 范老師曾在《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攝影書序文說到:「好的故事不是掰來的,而是長時間與那個你在乎的人相處而來的。」為了拍攝《野台戲》,他用半年的時間跟著台南的秀琴、鶯藝、進益號歌劇團、潮州明華園天字團、高雄的千葉興、高麗、春美歌劇團進入許多鄉間,前後拍了四萬多張影像,最後以野台戲演出的流程編輯,讓沒看過野台戲的讀者,也能從紙本的呈現一窺野台戲演員台上台下以及觀眾觀戲的千姿百態。 他曾說過:「不好的照片一定是沒有對到『焦』,不是指鏡頭的對焦,而是沒有拍到讓自己感動的部分。」我覺得這個「焦」也可以轉譯成「交心」的「交」,半年時間的相處,對拍攝者和被拍攝者而言,都是一個「交心」的過程,如果沒有放下美國加州布魯克攝影學院碩士的頭銜、被瑞典哈蘇專業相機公司稱為全球最優秀的一百五十位攝影家之一的光環,用真誠和這些揣摩過人生百態的戲班子「交陪」,是交不出這麼動人的作品的。 分享會後,我用一首台語詩向大師致意,他的野台戲重新喚醒我對野台戲的記憶,那些台上哭笑的人生,何嘗不是現實人生的縮影。 〈戲台人生〉 你蹛台頂搬演別人的人生 我蹛台跤看你啼笑的眼神 台頂台跤的劇本 佗一齣才是真 風波是人生的過程 有哭有笑有愛有恨 才子佳人總是痴情 劍山刀海的江湖 嘛是會拄著真心 用相機翕你轉身 落台,換衫 換回原聲 共子攬在胸前 前台 鑼鼓拍袂停 後台 風雨恬靜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畫家的京都旅情 下一篇文章 國際書市 第一本英譯作品 《當代台灣女作家文選》三月出版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圖文書】《蘇西在超市的一天》 超市裡的眾生相【深頁凝視】《一個偽農婦的田園日記》 田園的生活直播【瀾光筆記】《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任何知識應伴隨 對自然的尊重【圖文閱讀】《媽媽商店》親子間的換位思考【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閱來悅愛】《我和媽媽在月亮的肚子裡》 神祕靛藍色的母愛 作者其他文章文學預言的實現:《廢墟台灣》與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