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才示範書寫東巴象形文,以「吉祥如意」四字,祝福人人吉祥如意。
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雲南玉龍納西族塔城勒巴舞第七代傳人陳四才,擅長傳統東巴畫與東巴象形文書寫繪畫,新春期間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展演。表演時,陳四才頭戴五佛冠,身穿納西族人做法事的服飾,他一面介紹,一面為民眾示範書寫東巴象形文,透過樹紙寫了「吉祥如意」四個字,祝福現場的觀眾,新年人人都能吉祥如意。
陳四才談及,納西族勒巴舞是家族傳承的一種舞蹈,非常原始,內容是整套一系列的舞蹈,家族的勒巴舞傳到他剛好是第七代。他接著說:「這是爺爺傳給我,勒巴舞的內容很廣泛,有唱、跳、念、誦等方式,具有祭祀性、民間性、戲劇性與滑稽性;其主要的目,是祈求神靈賜給人民平安與順遂。」
傳承勒巴舞之外,陳四才還擅長傳統東巴畫與東巴象形文書寫繪畫,他提筆為民眾示範「東巴畫與東巴象形文」。他指出,東巴象形文字是納西族在漫長的歷史中,透過宇宙間自然的符號,記述流傳東巴經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遺產」。目前,只有少數的納西族東巴祭司才能解讀典籍。
陳四才指出,納西族的祖先從「觀天地、日月、山川、木石、鳥獸」等造象形文,發展出生活常用的單字大約一千四百個字,東巴象形文字,至今是人類保存和使用最完整。